自从我儿子出生后,因为我从事留学,身边就不断有人好奇地问我,“你打算什么时候送孩子出国,想要他去哪个国家?”我的答案是,“最早高中,最迟本科出国,本科国家优先选择美国。”随着儿子的慢慢长大,从家长的角度,我对规划也越来越有感触。
规划两大重点是目标和实施,包括实施的路径和方法。没有目标指导下的规划,有点像无头苍蝇乱飞乱撞,或许也能撞向正确的道路,更多是取决于运气。可是什么才是真正的目标呢?上世界名校?进著名的公司?拥有一份人人羡慕的工作?这就是目标吗?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的背后是人生规划。你想成为怎样的人,想拥有怎样的人生,你的存在能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变化,每个人在生命过程中不断在寻人生的意义,这是生命永恒的话题。规划的意义并不在于培养出“优秀的绵羊”或“精致的利已主义者”,而是能够培养出以某种方式,或大或小,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的社会精英。00代以后的孩子是在衣食无忧的状况下长大的,他们有条件也更有能力去做更高层次追求。所以我认为真正规划应该是人生规划,我们希望孩子成为怎样的人,未来拥有怎样的人生。在这个过程当中,发掘,引导孩子去思考这个问题,并帮助他进行规划并实现他的目标。而上名校,进名企是实现人生规划的重要途径,但它并不是目标本身。或者换句话说上名校,进名企是人生规划的阶段性目标。
规划的过程其实包括探索,设计,实施,获得结果的几个步骤。探索更多是自我认知和确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的过程。设计是根据探索的结果来确定方案,实施就是执行和调整方案的过程,之前的步骤完成后就会有获得相应的结果。
探索的关注在于孩子本身,孩子的自我认知,家长对于孩子的认知,孩子的优势与特点,兴趣与方向。家长更多的是发掘,鼓励,支持。最好的教育是因材施教,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都一定有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家长需要看见孩子的能力,优势,兴趣,帮孩子找到方向,为孩子匹配资源。
所有的规划都具有时间性。时间太短,就只能是计划而不是规划。有足够的时间,规划的目标实现的概率会提高。中国的家长是世界上最焦虑的家长,许多家长从幼儿园就开始规划,为了上孩子上名校,买学区房,上各种班,唯恐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可是,武装到幼儿园的追寻名校之路就真能保证孩子顺利入读名校?衡水中学超过90%的学生能上重点本科,为什么引起了这么大的争议?家长也追求名校之余,或许应该思考名校到底带给孩子什么?我们的孩子怎么能在一个跟机器人竞争的社会中仍然拥有优势?
我们来看几组数据。过去的2017申请季被誉为史上最难的录取季,美国常青藤名校录取率基本都在降低,名校的竞争更趋激烈。
第二组是20和47%。也就是说现在的工作20年之后有47%会消失,将近一半的人会失业。
第三组是20和65%。20年以后可能有65%的工作岗位是现在的我们所不知道的。
第四组是45%和55%。是指每个人进入职场工作的时候,实际上使用到或者被评价的综合能力当中,只有45%源自学校学习的、可以用标准化方法测试出来的结果;而剩下的55%是我们身上所拥有的其他的基础能力,包括独立思考的能力、沟通表达的能力、自我认知的能力等。
我认为,竞争分四个层次,最外层是成绩,包括学习成绩GPA,标准化考试成绩,竞赛成绩等等,第二个层次是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第三个层次是性格品质,如大家都熟悉的GRIT坚毅,第四个层次是格局。格局关乎一个人的梦想与对生命的理解,也就是生命的意义。钱伟长为了振兴中国,弃文从理,从一个物理入学只考了七分的人最终成为伟大的物理学家,这是梦想的力量。格局也包括对世界的慈悲之心。从中国古人的“成人达己”到成功人士分享的“利他是最好的利己”,如果一个人拥有真正的慈悲之心,那么当他有足够的能力时,决不会止步于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中国的大学因为种种原因,主要在成绩圈挑学生,未来高考的改革方向是成绩加能力。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外名校挑选学生成绩是门槛,能力是标配,再参考性格和格局。这几个圈,只有成绩是有量化指标的,所以只看成绩圈的家长就会觉得巨大的压力和恐慌。职场公司挑人主要在能力和性格。而最终这个人能获得多大的成就要看格局了。
成绩,能力,性格与格局,从外到内,但从培养的角度,是从内到外,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力大小也是从内到外。在孩子的早年时期,成绩和能力没那么重要,因为能力之后还有足够的时间去培养,关键于在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孩子自信,独立,坚毅等重要的性格。在第三层的竞争,家长的作用最为明显,最难以替代。关于能力和成绩,当你的能力足够强,成绩绝对不是问题。至于格局,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要想或追求,只能因人而异了。
在规划的过程中,家长需要专业人士的协助。我以前希望儿子小学期间不上课外辅导班,现在却改变了观念。术业有专攻,每个领域都有专家,专业的事情找专业的人来做,可以事半功倍。作为家长,更关键的是甄别资源,为孩子匹配合适的教育资源,通俗地说,就是帮孩子找合适的课程和好的老师,帮助孩子成长。
回过头来看,我之前对儿子并没有花心思作真正的规划。按照我儿子要去美国读本科的中期目标,我应该这样来规划:
0-6岁:安全感的建立,性格的塑造和自我的探索
无论是安全感还是性格,可以说是孩子的人生底色。从某种意义上是作为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可以让孩子在未来的人生道路少了很多挫折与自我抗争。自我的探索包括家长对孩子的认知,孩子对自己的认知以及孩子兴趣的发掘。所以在这个阶段,可以让孩子多去尝试不同的事物活动,发现或培养兴趣。
7-12岁:性格的塑造,探索的深入,能力培养
这个时候在兴趣的探索会开始作减法,原则是把握方向,精减项目。能力的培养家长首先要想清楚你认为重要的能力是什么,然后再通过适当的活动来培养。比如,我认为批判性思维很重要,所以我要培养儿子阅读的习惯。而平时跟他的沟通中,也会引导他有自己的想法。儿子喜欢足球,现在每周训练三次,只要能及时完成作业,他可天天去踢球。因为我和老公都认为运动不但可以强身健体,而且在运动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儿子的自信,团队合作,社交能力和抗挫力。儿子的兴趣班包括足球,魔方,创客编程,机器人,围棋,集中在运动与逻辑。语文表达和理解能力通过阅读、阅读纪录卡和口述日记在逐步培养。现在明显的短板会在英语能力的培养。出国读书,英语必不可少。所以我需要琢磨帮儿子找相应的英语课程或教程提高英语的能力。
12-15岁:能力培养,背景提升,锁定方向
15-17:更有针对性的背景提升以及应试准备
在这个规划的过程中,走哪个途径,是公校,国际学校,国外中学,还是特色教育(如华德福)就真得看家长的教育理念,孩子的特点和状态了。各条路都能通往名校,只是难度系数会有不同。就像是实现人生目标的道路也有很多条,成功的几率不同而已。即使进不了名校,也并不意味着天塌了,换条道路继续前进而已。
虽然作父母没有上岗证书,但成为合格的父母真的不容易。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父母自我成长的过程。父母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贫穷会限制人的想象力,父母的见识也会限制孩子的未来。孩子的规划是从父母的自我提升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