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是重度拖延症患者。从大一开始就给自己设定计划,什么学好office,学会摄影,photoshop之类的,除了英语过了四级(还是在距离考试还有20天才复习的),其他的都在一次又一次的的自责中失败了。有时候真的觉得自己是个loser,对什么都有点兴趣,就是坚持不下去,过了一段会有新的兴趣和计划,还会假装安慰自己说之前的不适合我。
真正的让我下了决心是在父母说如果毕业之前找不到好工作就去考公务员。我深知自己的不善言辞的性格去了那里,就是打的命。所以我严肃的思考了一下我为什么会这样?
解决拖延的三个关键因素:
一.不同的场景和环境会唤起不同的心里预期行为,学习氛围强,有竞争性的场所会给你更大的动力。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期末复习的时候你们都会去哪?绝大部分人都会去自习室和图书馆等学习气氛比较强的场所,而不是在寝室这种偏生活,娱乐的场所,这就是不用场景对我们行为的影响。自习室安静,学习气氛浓,同时旁人埋头苦学的样子会一定程度遏制你玩手机的欲望,而我们骨子里的竞争天性也会被激活,进一步督促我们学习。
而寝室或者是家里呢,从使用场景上来说,它们是用来休息或者娱乐的,本身的干扰源也很多,良好的wifi,触手可及的充电器,甚至温暖的被窝,这些都很难让自己进入学习的状态。
所以在自己实在没有学习欲望的时候,不妨换个地方试试,在怪自己什么都干不成的时候想想是不是外部环境也有很大影响呢?
二.学会分解任务,通过完成一个个小任务来推动自己前进,同时运用好激励机制。
很多人一进大学都会给自己设定各种目标,热爱互联网的同学可能希望毕业后能当产品经理或者是程序员等等,然后,然后就没有了。我们总是给自己一个很笼统的目标,而不是一个具体且可执行的。一个过大的目标导致我们往往找不到下手的地方,从而大脑给我们潜意识里说:这是一个很难的事。久而久之,我们对这件事的热情会烟消云散。
那怎么进行任务的分解呢?我拿自己举个例子。我之前想成为一名UI设计师,它需要对photoshop运用的很熟练。所以我把它这么分解了。
基础操作类:选择,移动,粘贴,放大缩小等基础操作。
工具类:选区,钢笔,印章,画笔等基础运用。
调节色彩类:明度,饱和度,对比度。
等等…
通过不断的把任务分解,减轻学习的障碍,使自己每完成一个小的任务就奖励一下自己,比如吃个好吃的,打半小时游戏,形成这样的正向反馈来代替对自己的抱怨,同时每完成一个阶段性的任务,去做一些有成就性的事,会让自己更有动力走下去。
三.当快要放弃的时候问问自己,你会为此付出什么代价?用恐惧来激活你。
对大部分人来说,因为拖延症而放弃的事情都不是什么小事,曾经有个平时有个拖延很严重的学长居然在考研的那一年朝五晚九,非常自律的生活了大半年,终于也是考上了本省最好的大学。我去向他请教经验,他说:“每当我想偷懒的时候,就告诫自己,自己绝不要和周围这些浑浑噩噩的人一样,我不想这样过一辈子”。
我们这一生就是由许多的选择组成的,我们现在上的大学,找的工作,拿的薪水都是一次又一次的选择导致的,而因为拖延症,往往会把我们带入恶性循环之中,我很喜欢知乎上看到的一句话“很多人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以后犯拖延症的时候,想想,如果放弃了,自己要付出多少代价,会对自己造成多大影响。
现在就行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