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平城里每个方块有人住的地方,都有名字。混杂住的以其特点名之,若是自家成一体,则用自己的姓氏名之。一提去哪疙瘩,我去“老阎家大院!”“马家大院!”只要说出那疙瘩名称都知道。可惜,地名留下来的不多。
道东有块地方叫“四面井”,范围是南北中央东路南到南一纬路之间;东西是南三马路到四马路之间。这是我爷奶住的老宅,大概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未搬来住的。青砖平顶房,开始是用泥抹的房顶,后来换成水泥的了。
为什么叫四面井?这个从来就没有问过,也没有资料显示这方面的说法。这对于四平的历史太微不足道了。
我猜测是不是在这个方块里四个方面都有一个水井,因此而得名呢?我觉得应该是这样。
小时候,我经常去奶奶家,到了能有力气担水那么大时,我就帮奶奶挑水。那时,四平市内安装自来水的很少。我家也是,虽然住在道里,也得去另外的院子有压水井的地方去挑水。
这是在百度网上搜索到,跟小时候用的压水井差不了多少,感谢照片持有者,能放到网上让我们欣赏,从中引起我们的思念的回忆。
我奶奶家住的地方,从中央东路顺三马路往南走,在道西的第一个胡同。房子是临这个胡同,因房子门是朝南的,所以得走进四面井中间的一条道上,再往里面拐。挑水的地方是在另外一个院里,它的位置是东北角的那个院子里。挑水时奶奶就会说带点水当水引子。
原来,压水井长时间没人用,水就会慢慢地渗走了。所以得用一点水灌下去,压几下后再把地下水吸引上来,这样压力足够了,地下水就能不用太使劲压上来。
四面都有井的地方,吃水一定很容易。可惜,我没有看到那三面的井在哪里。一定会有的,只是我没见到而已。因为,我在挑水去的时候,人多排队打水的情况极少,最多也就有两三个人在排队。
四面井在解放前处于“四平街新市场”最热闹的区域,说起来有意思,四面井在当时中央路的以北;而解放后,它又处于中央路的以南,你猜猜这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