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定性”,简单理解为镇定、稳重的习惯,并不一定对应一时的感情,而是一种思维方式和习惯,与如“延迟满足”、积蓄力量、卧薪尝胆等词相通。镇定,不一定代表迟钝。我们常说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尽量保持冷静,即便最让肾上腺素爆发的搏击运动,参与者也应保持冷静。那为什么要保持冷静呢?难道只是为了心情平静愉快么?显然不是。保持冷静本身就是在观察周围,摄取信息,动用自己的智慧做出判断。可以说,它与“关注外在事物”是相关的,但“关注外在事物”强调知识的或许,而非情绪情感层面的能力。
“自性”其实也可以视作一种“定性”,一种“自我坚定”。但大多数时候,我们要将对自我的坚定与对外物的探寻相互结合才能讨论,不然缺乏参考系,因此主要强调对外物的“定性”,因此两者常常是矛盾的。
如在孟源第一句话的例子中,如果孟源完全忘记了自己,沉浸于听取王阳明的讲解和同门弟子的困惑,那就完全“定”于对话之中了。我们常说的做什么事情“废寝忘食”,就是完全忘记了自己身体需求的状态,往往对工作学习很有帮助。而所谓的“虚心、谦虚”也不是昧着良心说自己不行,吹捧对方,而是完全专注于对方的想法或是成就,从而忘记了自己,使“自我之心虚化”,才是虚心。
在第二句话的例子中,孟源尝试辩解。如果他听到第一句训斥之后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又自我反思,像一般的谦虚之人行事,虽然关注的是自己,但却是将自己视作客观对象地“自我否定、自我反思”而非“自我肯定”。也是一种“自性”削减,“定性”显现的表现。
那是否应当说人们一味地认怂,伏低做小就是正确选择呢?显然常识来说并非如此。真正的反思和专注必然有结果,认真听从教诲和自我反思都要结合“如何让自己进步”的想法才有意义。而单纯地默不作声,逆来顺受就真的忘了自己做学问、听教诲的目的是什么了。而面对第一个例子,如果孟源坚定地坚持自我与同门的比较,定要从各方面分出个高下,也不失为一种值得赞赏的行为。“自性”越强,则需要“定性”越强才不至于偏执癫狂。正如目的越宏大,自然越需要积蓄力量。“卧薪尝胆”的例子再明显不过,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念头越大,就需要布局越深。
在此处王阳明强调需要铲除的,或许是作为坏毛病的“自大”,也可能是更宽泛的“自性”。毕竟他否认有“人心”,也批判“人欲”。且现实之中,至于学问之人不会真正放弃“自性”,他们并非现今所说的摆烂之人,而是自性本就强盛,寻求进步之人。“定性”显然更为重要。
5 “性”定至何处。前面强调要定于外物,在于定于外物才能做出冷静判断。但定于何物也是重要的问题,以王阳明的观点,应当定于“天理”,虽然看不清说不明,但可以一劳永逸地确定正确的目标。自己做任何事情,生活中遇到任何事情,看看自己的内心、再思考思考天理的念头,应当会有所助益。不过如果陷于“格物”中不能自拔,便是将性定在了“事物”上,不以天理作为标准,难以找准前进的方向。更有次者,随意地定于事物,而在定的过程中把“自性”中的定可能也放弃了。追逐声色犬马,虚无度日便是如此。而一些看起来正当的业余爱好,其实也是类似的事情。有一个完全与天理无关的爱好,如木雕、集邮、收集手办等,虽然分散了“自性”膨胀的可能性,但也有导致“玩物丧志”,“定物失自”的风险。
“自性”自我而又躁动,“定性”强调冷静。两者欠缺讨论的是涉及外物却不冷静的情况。这或许可以叫自我认同,就像有时谈及完全无关的话题时,有人像“吃了枪药”一样,其实还是“自性”的一种扩展。因此应该分为“自”、“外”、“躁”、“定”四种。
“自性”与“定性”的说法,可能并不太严谨。最后可以参考论语中那句经典的话来解读,“《论语·季氏篇》: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少年之时,所谓“血气未定”可以视作缺乏自我肯定和自我认同,没有定性,也没有自性,因此容易随波逐流,看见什么时髦流行就追随什么。而等到年纪大了一些,成家立业了,便常常瞬间自我认同就充满了。有时自我的感觉就挺现实的,觉得什么都不懂和觉得什么都懂了之间,可能只有现实中几千块的差距。如投简历、稿件、方案被拒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而一旦被接收,又觉得自己天下无双了。血气方刚,自性膨胀而定性不足,这时候看什么都会与自己关联,比如发生“你瞅啥,瞅你咋地”这种事,就显然是过于把别人的眼神与自己关联,非要争口气,压制或是贬低别人,亦或是仇恨,用《被讨厌的勇气》里的观点,就是陷入我强过你或是你强过我的“权力争斗”状态,结果总是或者明处,或者暗处的不断争斗。等到老年时候,血气既衰,自性存在但是降低了,相比而言性容易移向外物,则贪求外物,如名声、财物等东西。性虽然外了,但并不定。因此,“血气”可以用“自性”解释。
总结为,王阳明用大树的比喻强调了思维方式的重要性,比用功更重要。另外,从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以“自性”和“定性”为典型的“自、外、躁、定”的心性特点。自性引导人将万事万物与自己联系、比较。而定性引导人冷静判断。后面有机会可能将此说法再精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