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高六李娟丽/分享1018天/2022.09.29周四总1500场(累计520场/本周 场
读书
分享《浙江省中小学校园心理危机干预指导手册》
一、目录内容:
本书分为上篇和下篇。
上篇是中小学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建设与理论研究。其中包括:浙江省中小学校园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指导纲要;
浙江省中小学校园自杀事件预防与心理干预实施意见;
关于建立浙江省中小学校园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体系的建议;
学校危机应对体系构建及危机干预的处理程序;
全员参与全程管理——系统观视角下的校园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
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的“稳定—暴露—展望”模式研究。
下篇是中小学校园心理危机干预要点及案例精神。包括三大块内容:学生抑郁症与自杀危机干预;学生意外死亡后的心理危机干预;学生家庭变故危机干预。
附录:
灾后心理危机干预手册;学校心理危机三级干预体系;心理危机干预技术指导与;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及热线电话。
二、P2-10,中小学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建设与理论研究。第一部分内容:浙江省中小学校园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指导纲要。
心理危机:是指人在面临自然社会或个人的突发的重大的事件时由于无法通过自己的力量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感知与体验而出现的情绪与行为的严重失衡状态。
校园心理危机是在学校校园生活范围内,由于各种突发的重大的危机事件所引起的校园成员(学生,教师职员)等心理严重失衡状态。
校园心理危机事件的基本分类:
1、与学校成员相关的自然灾害性事件;2、与学校成员相关的社会恶性犯罪事件;3、与学校成员相关的社会重大灾难事件:其中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与学生和教师群体相关的社会重大事件,第二个是与学生和教师个体相关的重大灾难事件,主要包括与个体相关的家庭变故、住房搬迁、父母离婚、亲子冲突、亲人离世等。4、校园里发生的暴力冲突伤害事件;5、校园内发生的自虐、自残、自杀事件。
校园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的基本架构包括两个方面:
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的预警系统和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的应急系统。
校园心理危机预警系统通过以下途径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一心理健康测量和心理健康档案;二学生班级团队中的心理互助员;三班主任和学校团队工作者;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五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系列,比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心理辅导讲座,心理健康教育展览等都是进行校园心理危机预防的重要手段。
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的应急系统。
其主要任务是在学校管理范围内发生重大恶性事件时,校园心理危机干预领导小组立即启动心理危机预案,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另一项任务是学校心理危机干预人员如种种原因无法到达现场,而必须采取事后补救性的心理危机干预,以进行长期的、跟踪性的、维护性的心理危机干预。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应急系统中的工作人员主要由本校的和本地区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或者是以获得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岗资格证书的教师组成。或者由接受过专门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学校德育工作者、班主任和骨干教师团队,学生会干部、学生中的心理互助员等参与临时性工作小组的各项工作。
在校园危机事件现场实施紧急心理援助的基本内容。
首先把握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以人为本,减少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事件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是首要原则,也是坚守的底线。
基本内容包括:一在处理校园危机事件,同时启动学校的校园心理危机干预预警,小组成员进入岗位,为处在危机事件现场的当事人提供紧急心理援助。二在危机事件现场提供紧急心理援助的目标是建立安全冷静,相互联系相互帮助,自我调节,自我控制富有希望的心理环境,所有人员应该做到的是推动安全环境,建立推动冷静环境,形成推动相互联系环境,建立推动自我效能环境发展,推动相互帮助环境发展。同时书中也为我们举了参与校园危机事件应急援助人员不应该做的事情,比如说不能强迫危机干预事件当事人,不能只是简单地安慰等。
在危机事件现场为危机事件当事人提供紧急心理援助的基本任务包括:一主动与当事人接触与交流,哪怕是目光的关注或一句热情的问候;二积极提供安全与安慰,提供生理上和情绪上的安慰;三实施控制和稳定;四全面准确地收集和整理信息,以便更准确的评估当事人的心理状态。但在实施紧急心理援助的过程中不适合做心理测量,提一些与心理测量相关的问题更适宜。五对当事人的需求提供支持帮助。
校园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的基本原则了:
生命第一的原则;预防为主的原则;及时预警的原则;协调有序的原则;多方参与的原则;全程监护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