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从“心”开始
今年我教一年级,开学已很久了,班上学生上课纪律还太差,过于活泼、散漫,让我既生气又着急,于是不得不采取高压手段对班级进行管理,从此自己变得“冷若冰霜”,面对学生经常“横眉冷对”。在我的“铁腕”政策,使班级秩序焕然一新。正当我得意之时,却发现了“铁腕”政策的后遗症——孩子们怕我,见了我如同老鼠见了猫。
一次课间,一个大大咧咧的男孩一样的女孩,问我,下节什么课?我说,语文。她听后立即一脸不悦,而且直言不讳,我想上数学课,不喜欢上语文课。童言无忌,再看看其他孩子拒我于千里之外,我心里像打翻了醋坛子,酸溜溜的.....
这时我才明白:我和学生的关系已经淡漠,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更是相隔甚远。作为教师,许多人都信奉那句“严师出高徒”的信条,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的冷面孔,换来的是什么呢?是学生对我越来越生疏,更让我跟学生的心灵距离越来越远。学生“尊师”“惧师”的情绪严重,怎利于我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呢!
反思让我幡然悔悟。于是,在随后的工作中,我在班级里卸下了“冷”面孔,丢弃了“硬”姿态,加强了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充分体验师生间心心相印的真情实感,更要验证“亲其师,信其道”这一真谛。
孩子们活泼可爱,童言无忌,动画片、游戏就是他们的世界,我为什么不能主动进入孩子们的心灵呢?我告诉自己,一定要陪孩子们一起成长。上课中间为调节课堂气氛,我会和孩子们做会游戏或者讲故事、笑话消除疲劳,等再上课时孩子们的注意力更集中了,教学效率也大大提高了。下课时我会和孩子们一块玩打沙包,踢毽子,花样跳绳,还经常和孩子们一起聊天,也经常会有学生给我讲笑话,还有不少学生争先恐后地出“脑筋急转弯”来考我……我的班级里经常会爆发出我的笑声,我成了他们的大朋友。那个大大咧咧的女孩对我的语文课也来了个大转变,变得想学爱学语文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我不知不觉中跟学生的关系改善了。我懂得了孩子的语言,获得了他们的认可,他们开始喜欢我了。有时感到有点累,在教室里小憩一会儿,几只软软的小手会敲向我的双肩,我顿时感到一股暖流涌入心底。以爱换爱,我是多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