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晚辅班老师,我深深理解这份工作的复杂感受。它像一杯特调的饮品,苦中带甜,累中有光,充满了独特的挑战和成就感。以下是一些核心的感受:
积极的、温暖的一面
1. 见证成长的喜悦:能看到学生在自己的辅导下,从困惑到理解,从生疏到熟练,作业正确率提高,学习习惯变好,这种直接的、即时的成就感是巨大的动力。尤其是帮助基础薄弱的学生取得进步时,那种欣慰感难以言表。
2. 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结:相比白天课堂,晚辅班环境相对轻松,师生之间有更多一对一的交流时间。更容易了解学生的个性、学习困难甚至生活中的小烦恼,建立起亦师亦友的信任关系。孩子们真诚的笑容和依赖,是珍贵的温暖。
3. 解决问题的满足感:每个学生遇到的问题都不同,像一个解谜过程。找到适合某个孩子的方法,帮他攻克一道难题或理解一个概念,这种智力上的挑战和成功解决后的满足感很吸引人。
4. 责任感和价值感:深知自己承担着家长的重托(检查作业、辅导功课、培养习惯),是孩子放学后学习的重要支持者。这种被需要的感觉和被信任的责任感,赋予工作很强的价值感。
5. 相对灵活的时间:对于部分老师来说,晚班时间可能避开白天的交通高峰,或者能与其他工作/学习时间错开,具有一定灵活性。
挑战的、疲惫的一面
1. 巨大的精力和体力消耗:
“疲惫战场”:学生经过一天的学习,身心俱疲,注意力、自制力下降,容易分心、躁动。老师需要付出加倍的精力和耐心去维持秩序、调动积极性,管理班级纪律本身就是一场硬仗。
“情绪海绵”:要同时应对多个学生不同的情绪状态(烦躁、沮丧、抗拒、兴奋),需要强大的情绪调节能力,自己也会被消耗。
身体疲劳:长时间工作(通常是下午放学后到晚上),尤其是需要一直走动、弯腰辅导、大声说话,对体力和嗓子都是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