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经济水平不同,但大多数人却在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那就是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为事业打拼,却很少花时间理财,甚至从不理财。
经过观察,我发现生活中一个有趣的现象:“大多数人觉得钱不够花,认为是自己赚的不够多”,因此,幻想着赚到更多的钱就能解决“钱不够花”的困境,于是就努力地赚钱、赚钱、赚钱……结果搞得筋疲力尽,却发现钱包还是照样空瘪,于是乎慨叹“为什么我赚的钱总是不够花呀!”
国庆期间,在乘火车回家的旅途中,我听到这样一段简短的对话,为方便表述,对话的两个人分别称为甲和乙:
甲:前几天我在手表店看到了一块很好看的手表,真的好想买下来呀!
乙:那是什么牌子的呀?买下来要多少钱呢?
甲:是“浪琴”的,也就一万多块吧,可就是现在手头没钱。
乙:我也是。上次我也看中了“浪琴”的一款手表,也差不多一万多块。哎,可就是没钱。
甲:让我工作几个月,有钱了,我就去买。
乙:……
从以上对话,可以看出她们赚再多的钱都不够,因为她们在不断地追求更奢侈的生活,以满足欲望,满足虚荣心。这样也只能是“天天穷,月月光”。
俞敏洪说:“人生最重要的价值是心灵的幸福,而不是任何身外之物。”如果我们眼中只有对物质的追求,那就无法获得幸福。
他赤手空拳打造出了“新东方”,作为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在生活方面他并没有因此放纵自己,而是依然过着勤俭节约的生活,并努力工作。他说:“我对物质没有追求,生活也比较简单,一个月的生活费也就2000来块,其中还包括买书的费用。”你能说他没有钱吗?他钱多得花不完。那他又为什么会如此节俭呢?他年轻时吃过苦,正因为体会过生活不易,所以会倍加珍惜,也就形成了勤俭节约的生活观。
生活中,有许多老人,即使现在手头有钱了,日子好过了,他们也会时常说“能省就省,省一分是一分”。
因为时代不同了,现在的年轻人基本没吃过苦,对“节俭”也就没有任何概念,总是有一分花一分,于是乎只能是“月月光”,甚至月入万元的年轻人也依然如此。
那要摆脱困境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是赚更多的钱吗?显然不是!
而更为有效的策略就是:个人消费升级。
个人消费升级是指人们把生产出来的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用于满足“个人生活需要”的行为和过程。
定义明确指出,我们进行“消费”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我们的需要”。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要将“想要”与“需要”进行明确的区分。
“想要”只是我们心中的一个念想。买来了也许对我们的生活并没有帮助,反而会造成不必要的消费。比如,你现在已经有一辆车了,车已经开了一段时间,不过还“蛮新”,但你总觉得这车开得不爽,心想着“等我有钱了”我就再换一台更好的车。这种就是“想要”的行为,买来其实并没有用处,而且“钱”遭罪,这么想的目的也只是为了满足个人虚荣心罢了。
“需要”则是我们生活实实在在需要的东西,少了就可能影响正常生活。比如,为满足正常的能量供应,在食物上的消费。这是生活的必须品,没有食物,我们就无法过正常的生活。
当然消费也是相对而言的,“凯恩斯的绝对收入消费理论认为,消费取决于一个人的当前收入。”也就是说:“我们的消费结构要与我们当前的收入水平相匹配。”将消费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比如前文“甲和乙”,显然她们的消费与当前的收入不匹配,消费欲望极高,拥有可支配的资金却偏低,随着欲望的“膨胀”,她们可能会举债消费,以满足“虚荣心”,说白了就是为了一时的面子,将未来的资产透支,这样只能令其生活越发艰难。
我与她们截然不同,持有“量入而出”的消费观。因此我对生活比较“知足”,对物质没有欲望,所以生活就变得比较简单。对我来说,衣,我尽量选择简单舒适的衣服,看起来干净利索就好,至于“价格”只要在我能承受的范围以内就行。食,我会选择多吃新鲜的食物,有时间就自己下厨做饭,这样一方面比较卫生,另一方面能够省下不少的生活费,与此同时,还能磨炼厨艺,可谓一举三得。住,我现在住宿舍,所以不用花什么钱,即使以后在外面租房,我也会选择价格相对便宜的住所。行,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在相对发达的城市,公共交通非常方便。在基本需要满足之外,还有一项必备品,那就是“书”,买书自然要买好书,因为这是用来“洗脑”的东西,不好不行,一本好书的价格不会太贵,一百元算是比较贵的了,所以这方面的消费一定不会高,但这样做的好处却是无限大,脑子越“洗”越清楚,于是乎会渴求学习更多的知识,从而追求精神上的富足,让生活变得愈加充实。
物质只能给我们带来一时满足,而精神的富足则能带来心灵的幸福。因此我们需要放弃对物质的追求,将更多的时间花在学习知识上,充实内心世界,获得精神世界的富足。从而解放心灵,过上真正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