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她而言,她可能是属于学渣,而我应该就是扮演着学霸的角色。
她是一个快乐的学渣,与之相反,自己恰恰是一个悲伤的学霸。
她也会因为失败,迷茫而难过,不过一般只是短期的,绝不会持续太久。
而我的悲伤却是长年累月。
初中的时候,她和普通孩子一样有点叛逆,印象中那时的她很纯粹,纯粹得只顾着开心,似乎也别无所求。可能交了一班“志同道合”的朋友。追求自由,开心的欲望更是不断滋生。
偏偏爸妈又是比较传统严厉的,不过依然阻挡不了她想要放纵的心。经常出现的场景,就是她在身后一片咒骂声中跟同学一起出去玩了。回家又迎来又一波的咒骂声。放学后也经常背着家人跟同学去玩,烧烤,吃冰……俨然一个坏孩子。
跟她完全相反的是我。初中的自己,摄于爸妈的威力,极不情愿地一次又一次拒绝了好友的邀请。他们说了,要在家里学习不要整天跟同学出去浪荡……哦。甚至有一次闺蜜生日专门上门来找我,妈妈也不让我出去。弱弱地反抗了。没有结果。哭着送出了礼物,也送走了好友。青春期的孩子最虚荣最好自尊,而我的自尊在那时早已碎了满满一地,怎么拼凑都不再完整。之后,好友出去玩就再也没找过我了……也好吧。
在那个年龄那个时段,拒绝别人太多次的人大家会给她贴上“不够朋友”的标签,这好像就是那会的江湖规则。
有一种悲伤就是,你之前最好的朋友最后跟你身边另外一个朋友更好了,而你,就像一个被劈了腿的傻逼。我就是那个天真无邪的傻逼,缓缓地,推开了他们,因为自己所谓的听话。后来,看过一篇文章,讲的是关于维系友谊的,其中一条是,多应邀朋友,不要频繁拒绝他们。突然想起了那些年拒绝好友的借口和那些渐行渐远的人们。
更好笑的是,长年累月的宅生活真的把自己熬成了傻逼。记得那时候第一次背着父母去KTV,在他们印象中,KTV其实是坏孩子去的地方。第一次做了坏孩子,有没有做成我是不知道。只记得那时跟同学合唱时竟忘了开麦克风的开关。这是后来才发现的。一段在自己看来不堪回首的过往。我甚至记得那时同学不揭穿时的奇怪的表情。这也是后来才领悟的。
高考后的暑假本来约好的要和闺蜜去约定好的远方旅游。可妈妈一句19岁的孩子不要随便乱去哪里的迷信。一切都幻化为飘渺的泡沫。后来看到闺蜜与她的另一个朋友去了我们约好的远方,还在朋友圈晒了照片,心里其实是一阵酸楚。而我则无聊地在家尝试各种横躺姿势。妈妈监视时还要拿本书起来装下逼,以减少一系列的啰嗦唠叨引发的各种脑涨。
……
果不其然,最后她只考上了民上一所普通的高中,后来再进入了一所最普通的大学。不可否认她也努力了,但那些年的贪玩已经是烙下的“罪证”。
而我,则幸运的进入了一所重点高中最后也考上了一所勉强的大学。似乎也一帆风顺。
然而这所谓的一帆风顺却从没带给自己真正的快乐。而她的普通也并不预示着她人生的无味。她还是一如既往的开心。一如既往的交了很多朋友。一如既往的贪玩。一如既往的向前。一如既往的快乐着。
一样的向前,她的周遭是朋友们的欢声笑语,而我的世界却是一片死寂。在某种意义上,其实自己恰恰是一个手下败将,败给了太乖,败给了勇敢,败给了交往,败给了快乐。
也没有太多可抱怨的。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万人就有一万种活法。只是今天,她又应邀了第N次朋友的饭局,留自己在家孤独的无聊的码字。突然又想起了那些对你敬而远之渐行渐远的好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