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气温》这一课,我分的比较碎,有的班上了两节课,有的班上了三节课。
第一节课:在正式讲新课之前,我先检查了上一节课留下的记录作业。在我不断检查的过程中,参与记录的孩子数量一直在增长。有些孩子是一直在记录的也有部分孩子记了一个星期就没有记录,也有一部分在我鼓励后新加入了记录。这节课的前十分钟都是用在检查记录上,剩余三十分钟是上新课。导入时,我问他们今天的气温是多少?怎么样才能准确的知道气温是多少?根据上一节课学习,他们知道可以用气温计来进行测量。气温计是怎么读数的呢?我带着孩子们进行了简单的复习。这次复习呢,我就把上一节课教的口诀忽略了,直接出示图片,说你是怎么读的,孩子们基本上都能读对。然后我再提问,怎么样利用气温计来进行测量呢?今天就来探究如何测量气温。再围绕着:测量气温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学习了要求后,我会先布置下一节课的测量任务。讲清楚一天中测量的5个时间点,每个班级留了两个测温计,大家相互监督测量。测量前,我会让他们思考:我们现在去操场测量气温,测出来的气温差距会不会很大?然后整队,带到外面去测量。通过这一节课,大家就会发现,测量出来的气温都比较接近,一般只有1摄氏度的差距。
第二节课:前十五分钟用于检查前两课的记录,这次检查,我给坚持了的小朋友额外进行了奖励,意在提醒他们要坚持;在检查测量气温这一课的记录时,我会一边检查气温的记录情况一边选记录的好的书。然后请同学们翻开书,我们一起来看看别人做的记录。这个时候,有一部分孩子们会很心虚,因为他们没有做记录,然后我会选两个记录的比较好的投影在黑板上。先教他们如何将我们获得的数据整理到柱状统计图中,整理完成后,再来分析两个小朋友记录的数据。说一说,同一时刻去测量的气温,为什么小朋友们的记录却不一样,你能帮他们分析一下原因吗?讨论完了以后再问他们:根据你们自己的生活经验,一天中的气温是怎么变化的?绝大部分小朋友知道是早晚低,午后高。然后我就让他们写在了书上,但是基本上没有一个班的记录能够符合这个规律的,所以我还让他们讨论了一下:为什么我们的记录和真实的情况有一些差距。然后提前布置了让他们做一个雨量器。
思考:这个单元呢,其实看起来不难,但问题就在于如何让孩子们坚持做记录。所以,我感觉我的每一节课,被撇的非常碎,不知道其他老师上起来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关于柱状统计图,我只告诉了孩子们统计能帮我们更好的分析数据,这节课学习的统计图更加直观,想问问大家是怎么解释这个柱状统计图的?还有就是,各个班级的差距其实是很大的,这个关乎于习惯,想问问我有没有必要每次布置了小作业在家长群里通知呢?关于课后测量气温的小作业,大家是怎么处理的,才能让孩子们都参与到记录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