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学生,我们常常遇到学习的压力和挑战,这些挑战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在如今的学校生活中,却有不少同学缺乏学习热情,开始产生厌学的情绪。
厌学情绪的根源是对于自身的不自信和对于学习的意义的怀疑。不少同学悲观的认为,不管如何努力,好像都无法取得非常好的分数,成就与努力好像不是正相关的,而且自己与那些“学霸”的差距已经如此之大,真的还有补救的可能吗?也有同学会这样想:学习有什么用,辍学后取得伟大成就的名人事迹又不少有,为什么非要走读书这条路?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努力总是会有收获的。只不过就像花开的季节不同一样,有的花在春天开,有的花在夏天开,而有的花则在冬天才绽放。也许你努力的成果会晚一点出现,但是学习永远不是白下功夫。
其次,学习是一生的事情。在长期持续的努力下,与别人再大的差距也能被克服,即使年少无知犯下许多错误,落下被人很多,在持续的努力之下,仍然是能追上别人的。周信静是美国麻省理工的一名在读博士。然而,他在小时候对学习完全没有兴趣,高中只上了职高,在职高的第三年,他才开始醒悟,开始奋发图强,努力学习,但是仍然只是考上了一所大专。他继续坚持职高第三年的努力势头,最终直升本成功,后来他又在大学自学一些课外资料,在ACM(大学生信息竞赛)获奖。最后,麻省理工计算机系给他发来了读博的邀请,图灵奖获得者Mike Stonebroker亲自做他的导师。而在此之前,Mike已经八年没有接受过导生了。11年,从职高到麻省理工的博士,他靠着锲而不舍的努力,完成了别人想都不敢想的逆袭。
最后,不吃学习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张雪峰曾经在短视频里这样说:“学习是你这辈子最后能够控制的,你能决定自己命运的事。你想学学,不想学不学,这是你能决定的了的,到了社会上你看看有什么事是你能决定的。”很多人都曾放弃学习,但是在社会上闯荡一番下来,才发现学习貌似才是最容易走的路。徐孟南是2008年的高考考生,他在高考上交了白卷,以表对高考制度的抗议。后来,他在社会上做过许多的工作,他曾经打工,还做过电商经营,但是都不如意,家里的压力越来越大。最后,他在2018年决定再次参加高考。如今,他32岁,上大二,并且有一个7岁的孩子。他说:“若可以重来,我不会再交白卷。”
有厌学的情绪很正常,但是我们要意识到学习并不难,与别人的差距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大,而且不学习将面临更加困难的局面。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让我们端正心态,好好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