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结合我校发展的目标,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依托新教育实验,努力探索校本课程、班本课程和社团课程开发的途径,以研发卓越课程为突破口,提升学校内涵,培养有个性、有特色、有特长的未来人才。
二、课程研发目标:
1.研发出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高的系列校本课程。
2.研发基于教师特长的班本、社团课程。
3.带领学生一起穿越校本、班本、社团课程,注重活动过程材料的收集,在课程的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更新课程。
4.关注学生个性需求,以点带面,重点突破,有计划地逐步开发校本教材;提高校本教材的质量,并纳入良性的发展轨道
三、主要措施:
1.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定期开展研讨活动,对学科组和项目组进行常规管理,并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记录,有资料。
2.加强教师学习力度,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特长和爱好,通过听讲座,研讨等活动,请进来,走出去,不断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提升理念。
3.加强校本教材财力、物力、人力的投入,设立专项拨款,立项拨款;鼓励教师结合家乡特点、学校特色,自立、自报项目,并给予经费支持,对表现突出,有创新的教师给予及时的表扬和奖励。对教师个人或集体开发的校本教材,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恰当的评价;定期进行校内评比,推广经验,逐渐完善校本教材的开发。
4.建立校本教材研讨制度,定期开展研讨活动,保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工作不断地完善和向纵深发展。
5.加强校本课程的流程管理,充分发挥领导小组和项目小组、学科小组的作用。
6.确定课程设置。根据课程特色,按照正常教学编排课时,由相关教师先行开始课堂教学,边摸索,边改进,边充实教材内容
三、主要措施
1.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动员全体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
2.前期学生情况调查,为实施校本课程开发准备第一手资料。
3.以年级和学科为研发单位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和内容。
4.校本课程采取集中设课的方式,将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一起排课集中开设。
5.每学期对各种课程都要进行考评验收。
校本课程规划实施的三个阶段:
(一)筹备阶段:2016年2月—4月
1.首先对我校的各年级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进行调查,摸清不同年级班级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对学校现有的课程条件进行分析。
2.方案设计
3.解读校本(班本、社团、综合实践课程)
(二)课程实施阶段2016年5月---2018年6月
1.成立校本课程研发领导小组,确立校本课程研发内容,制定校本课程管理办法。
2.组建核心校本课程研发项目团队,开展校本课程研发调研学习,确立研发步骤,开展卓越课程研发。
3.体育、音乐、美术、英语教师依据学科特色,在带领社团小组开展兴趣活动的过程中研发社团课程。鼓励有条件的语文、数学教师可以依托自身优势,研发班本课程。
4.逐步形成校本-班本-社团的校本课程体系,并不断完善补充。
(三)成果验收:2018年7月
1.文字资料
2.成果展示
3.课程叙事
4.将优秀的课程资料汇集整理成册,并向上级有关部门推荐。
课程评价:
1.建立规范的课程评价制度。评价要以学生为中心,对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进行价值判断,对课程资源的结果进行价值评价,对课程资源开发的效益进行衡量。
2.评价遵循原则:
(1)科学性原则。对课程的评价要运用科学的评价方式,提高评价的效度和信度。
(2)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方法要简单可行,操作性强。
(3)素质培养原则。对课程的评价要注重考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参与性原则。对学生评价注重校本课程的参与情况,作为学生能力考核的依据。
(5)全面性原则。对教师的评价既要考虑到教师课程目标的实施情况,学生的能力的提高水平,又要考虑到教材的编写质量。
3.评价以鼓励和肯定为主,在评价过程中,注意把握整体性,多元化,过程性,对教师与学生做到公平、公正、全面、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