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纸质书没到,今天先读电子书《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代序部分。初读第一遍,竟然感觉很艰涩,不能不说干老师的序言理论性太强了,也可能是我的理解能力有限,看了一遍还在云里雾里,索性再细细品读一遍。苏霍姆林斯基一生致力于基础教育,是一位知行做合一的杰出教育家。他的许多教育思想,确实值得我们一线教师用一生的时间去品味和学习。
正如干老师所说:教育实践居于思想理论之上,任何理论都不能高于事实本身的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之所以煜煜生辉,是因为他的这些理论都是在教育实践中产生的,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朱永新老师说,一个人只有做得精彩、活得精彩,才能写得精彩,苏氏教育思想正是在做中一点点产生的。
干老师提出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核心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学循环”。何为循环?百度上说“(动)事物周而复始地运动和变化”。苏氏教育学循环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循环?刚开始真是不甚了解,干老师通过列举苏氏教育思想中的语言、还特别画了思维导图,让读者更直观地来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干老师总结了苏氏的教育学循环是:“生命在劳动/学习过程中克服困难,获取成功,进而获得高度的自我感受(自信自尊),以及责任感与意志力,和渴望再度通过学习、通过克服劳动/学习中的困难而获得幸福的动机。”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每一个孩子的成就感都是从学习实践中得来的,当他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他内心的自尊和自信就会越强,他的精神动力和思维能力就越活跃。
一个孩子踏入校园,接触一个新的环境,在一个和谐、充满爱的集体里生活,会让他很有安全感。在多姿多彩的活动中,孩子能够大胆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当他获得荣誉和集体的赞誉时,他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自信心也大大增强。他内心有一种强烈的渴望,那就是“想做一个好人”或“想成为一个卓越的人”。这其实就是苏氏教育学循环中的“良性循环”,孩子的人生道路如果能朝着这条“良性循环”的道路上走下去,那他一定能成为一个“大写”的人。孩子要想成为一个“大写”的人,其实也离不开许多客观条件,如良好的校园环境、学校的教育理念、温馨的家庭教育、教师的教育情怀等,如果这些都能得到满足,那孩子的一生都不会差到哪里去。
反之,如果一间学校充斥着应试教育的火药味,教师之间功利心很强,学生被迫学习,感受不到学习带来的快乐,他们每天沉浸在题海战术中,孩子仅有的一点灵性被机械式的抄写磨灭了。一部分有灵性的孩子厌倦了这种学习方式,他们作业不完成、成绩考得差,许多老师采用一刀切的方法,对这类孩子不是批评就是惩罚,久而久之,这类孩子就被老师贴上了“问题学生”的标签。他们得不到老师的关心,同学也会嘲讽他们,回到家里,父母也对他们没有好脸色,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打击,他们内心那点“想成为好人”的思想火花被彻底扑灭了。他们内在的道德感就向着“恶性循环”方向发展,他们在坏学生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不断地叛逆、不断地犯错,最后教育可能把他抛向社会。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在学校里对儿童、少年和青年的几十年工作,使我得到一条深刻的信念:人的天赋、可能性、能力和爱好确实是无可限量的,而每一个人在这方面的表现又都是独一无二的。自然界里没有一个这样的人,我们有权利说他是“无论干什么都不行”的人。共产主义教育的英明和真正的人道精神就在于要在每一个人(毫无例外的是每一个人)的身上发现他那独一无二的创造性劳动的源泉,帮助每一个人打开眼界看到自己,使他看见、理解和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人类自豪感的火花,从而成为一个精神上坚强的人,成为维护自己尊严的不可战胜的战士。”我们要深信每一个孩子都是智力平等的人,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与众不同的地方,作为老师的任务是发现、关爱、信任、尊重。把教育的主动权交给“后进学生”,让他们在自我教育的同时又接受集体的监督,既允许反复、又鼓励其进步。
干老师在代序中这样说到:我们可以把教师在促进学生步入良性的教育学循环中能做的事归为三类,一是开辟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让不同孩子在不同领域获得成就。二是在所有孩子必须穿越的重要的精神领域及智力生活中采取各种措施,让学生能够自己去克服困难。三是采取一种生长性的评价及肯定学生的探索过程,在学生不会学习时不进行粗暴的打分,而是设法让他通过学习掌握知识之后再进行评价,同时在评价中区分对具体知识正误的评价和人格的评价。多元的精神生活,孩子在体验活动中的成长,肯定性的评价,这些对孩子的成长是多么重要啊!
从阅读干老师的代序中,深深地感悟到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丰富和伟大,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唯有认真学习各种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