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在简书写作日更的第六天。
以前的我:除了规定的工作学习任务外,不知道空闲时间要做什么,有想做的事,要么三分钟热度,要么就是拖延症,后面跟着一堆理由,比如我还没有准备好,时机还没有到……
现在的我:写作成为了每日习惯,最近开始升级,把文章输出到简书,也开启了想了很久的塔罗学习,水彩绘画也上手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这个转变过程中,我经历了什么,做了哪些尝试,用了什么方法?
改变来自两个动作:一加一减,先减后加,让我的行动力大大升级。
先做减法,降低期待,克服完美主义。
三分钟热度至少行动了,行动路上更大的“拦路虎”是拖延。拖延症发作时,自己仿佛成了一台老旧机器,虽然能动,但是启动时间长,运转能耗高,迟迟看不到产出,让想要的欲望一点点被消磨,彻底熄火。
而拖延背后更深层的原因之一是完美主义,因为太想把事情做好了,太想一步到位,而自己当下的实力又还不够,此时,过高的期待和想象没有成为动力,反而成为一座大山,给人压迫感。
比如写作,几年没输出,想写就要马上写出爆款,可能吗?这是不现实的。
做减法就是要减去自己不切实际的期待,把目光从远处的大山那收回来,看到眼前脚下的这一步,先迈出一步再说。
王阳明先生说:“登山即是学。虽登千仞之山,面前止见一步,只登一步,不做高山欲速之想,即是学。”
从开始做,到做成,到做好是有一个过程的,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试试先迈出一步启动,一步一步往前,在行动中积累自信,获得正反馈。
再做加法,通过设计环境,增加行动推力。
你想做的事情在你触手可及的地方,看见的频次增加,是不是更有可能去做。
比如,晚上在家想读书,是把书本放在书柜里更容易拿出来翻阅,还是书就在你经常坐着的椅子旁?
前者你需要走到书柜前,打开柜门,选择一本书,每一步都有可能因为麻烦而中断,相反,如果这本书就在你平时坐下地方,随手可触,你就不需要增加很多步骤,你只需要拿起来就行了,这就是设计环境的作用。
因为大脑讨厌改变,不喜欢超出既有路径的行动,所以你需要额外付出很多意志力、多次重复才可能改变旧行为,而改变环境则容易很多,熟悉的环境也会让大脑放下警惕。
有句俗话叫“来都来了”,书都在这了,拿起来翻一翻,这么一想,行动是不是容易很多。
分析现有习惯,通过设计环境,在环境中植入你想要增加的行动关联物件,并且把新动作挂在旧习惯上,让惯性推动新行为。
从想到到行动,其实一点也不难,降低期待,迈出第一步,设计环境,增加触发行为的机会,开启行动正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