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
现存的中国最早的文,是商代的卜辞。只算是些句子。《周易》卦爻辞和《鲁春秋》比卜辞整齐些。《尚书》不但有章节,并且成了篇。可代表当时史的发展,也是议论文的源头。
讼辞,打官司的时候用。也兼有叙述和议论。春秋时的外交言语也称为“辞”或“命”。郑子产便是个善于辞命的人,孔子赞美他“慎辞”。辞命要“顺”且“文”。
孔子很注意辞命。当时既有方言也有雅言,文大概都是历代的雅言。孔子说“辞”只要“达”就成。辞命的重要,代表议论文的发展。
战国时游说之风大盛,最重说辞。游士的说辞不像春秋的辞命那样从容婉转,而是更重铺张夸饰,最重辩。墨子是第一个注意辩论方法的人。《墨经》则成于墨家中专以辩论为事的辩者之手。儒家的孟、荀也重辩。但道家的老、庄,法家的韩非却不重辩。“老学”所重的是自然,“庄学”所要的是神秘,韩非主张以法禁辩。
第一本私家著作是《论语》。《论语》以记言为主,所记比较简单。《墨子》和《孟子》可就铺排的多。由对话发展为独白就是“论”。《老子》、《墨经》、《韩非子·储说》的经、《管子》的《经言》等都言意浑括,《庄子·齐物论》《荀子》《韩非子》《管子》等是进一步恢张的论。
还有一种“寓言”,藉着神话或历史故事来抒论。战国游士的说辞好用譬喻,譬喻成了风气,开了后来辞赋的路。《吕氏春秋》是第一部有系统的书。“雅言”渐渐压倒了方言。
《春秋左氏传》是记叙文发展的一座里程碑,是中国的第一部编年史。
司马迁的《史记》才是第一部有自己的系统的史书,他创造了“纪传”的体制。左氏只是描写事,司马迁进一步描写人。
汉武帝的时候盛行辞赋。赋的特色是铺张、排偶、用典故。到后来发展为“骈文”或“骈体”。
文
梁昭明太子在《文选》里第一次提出“文”的标准,可以说是骈体发展的指路牌。他只选“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之作。梁元帝说:“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
佛经的翻译,群经的义疏,这两种新文体在发展。东晋国师鸠摩罗什的译笔往往有“天然西域之语趣”。唐代的玄奘“信”“达”兼尽,集佛典翻译的大成。这种新文体一面增扩了国语的词汇,也增扩了国语的句式。“义疏”是一种新文体的分化,为注作注。当时没有人把佛典或义疏当作“文”。
派
韩愈开了文的宗派。他是以文辞为教的创始者。他以继承孟子自命,他指示了道统,给宋儒开了先路,他提倡“古文”。他将《文选》所不收的经子史都排进“文”里去。他的标准是“气”,就是自然的语言,也就是自然的音节。他提出“语气流畅”这个标准。新体的“古文”,宋代又称为“散文”,算成立在他的手里。
柳宗元与韩愈的文统大同小异。他的学问见解却在韩之上,并不墨守儒言。他最工游记,创作了描写景物的新语。
欧阳修居高位而提倡古文,他是当时文坛的盟主。唐宋八大家各有特色,而学苏轼的文的人最多。
欧、苏以后,古文成了正宗。骈体却只拿来做应用文了。欧阳修多用虚字和长句,使骈体稍稍进于语气之自然,散文化的骈体竟成了定体。
受佛家的影响,语录和“传奇”是唐代两种新文体的发展。语录起于禅宗,在宋儒的影响下盛行。传奇是有结构的小说。开了后来佳人才子和鬼狐仙侠等小说的先路。传奇可以见史才、诗、笔、议论,是科举的很好媒介。
宋代的“话本”是白话小说的老祖宗。话本是“说话”的底本,也受佛家的影响。“变文”是“说话”的源头。“说话”是平民的艺术,渐渐发展出“章回”。这是体制上一个大进步。
四大名著就是从话本演化出来的。《红楼梦》是白话小说的大成。
明代八股文盛极一时。八股文也是推演经典辞意的,但它的格律却是从“四六”演化的。八股文格律极严,但内容空洞无物。
清代中叶有桐城派,便是八股文的影响。桐城派的开山祖师是方苞,而姚鼐集其大成。方苞是第一个提倡“义法”的人,他提倡明代归有光的文章。姚鼐主张义理、考据、词章三端相济,偏废的就是“陋”儒。桐城派组织的技巧,言情的技巧,还是不可抹杀的。
姚鼐之后,桐城派渐有中衰之势,仪征阮元提倡骈文正统论,但不成宗派。
曾国藩中兴了桐城派。他就姚鼐义理、考据、词章三端相济之说加以发扬光大。他真回到了韩愈,且胜过韩愈。延长了桐城派的寿命几十年。
但“古文不宜说理”,从韩愈就如此。后来聪明才智之士渐渐打破古文的格律,到了清末,梁启超先生的“新文体”可算登峰造极。胡适之先生和他的朋友们提倡起白话文,经过“五四运动”,白话文畅行了。这是白话文的现代化,也就是国语的现代化。
2024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