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期的文——卜辞
中国最早的文,是商代的卜辞;后来《周易》卦爻辞和《鲁春秋》,这只算些句子,不过后者整齐些。《尚书》中的《商书》,不但有章节,并且成篇,足以代表叙述文的发展,。卜辞是“辞”,《尚书》里大部分也是“辞”,这些都是官文书。
记言记事的辞之外,还有讼辞;这是辩解的言语。
二,春秋辞命
春秋时候,列国交际频繁,外交的言语关系国体和国家的利害更大,不用说更需慎重了,这也是“辞”,又称为“命”,有合称为“辞命”或“辞令”。“辞”多指说出的言语,“命”多指写出的言语,但也可以兼指。——当时言语,方言之外有“雅言”,雅言就是夏言,是当时的京话或官话。郑子产便是个善于辞命的人。
孔子很注意辞命,他教学生有这一科。孔子开私人讲学的风气,从此便有了私家著作,第一种私家著作是《论语》。《论语》以记言为主,所记的很简单。
三,战国说辞
战国时代,游说之风大盛,游士的说辞不像春秋的辞命那样从容宛转,他们铺张局势,滔滔不绝,真像背书似的;他们的话,像天花乱坠,有时夸饰,有时诡曲,不问是非,只图激动人主的心。那时最重辩。墨子是第一个注意辩论方法的人。孟子是个好辩的人。《墨子》《孟子》也是记言。这种记言是直接的对话。由对话而发展为独白,便是“论”。初期的论,言意浑括,《老子》可为代表。
还有一种“寓言”,借着神话或历史故事来抒论。《庄子》多用神话,《韩非子》多用历史故事;《庄子》有些神仙家言,《韩非子》是继承《庄子》的寓言而加以变化。
直到《吕氏春秋》,才成了第一部有系统的书。这部书成于吕不韦的门客之手,有12纪、8览、6论,共30多万字。
记事文有了进步,《左传》是说明《春秋》的,是中国第一部编年史。
四,汉代
司马迁的《史记》才是第一部有自己的系统的史书。它的文学最大的贡献还在描写人物。
汉武帝时候,盛行辞赋;赋的特色是铺张、排偶、用典故。魏代的骈体出于辞赋。
五,魏晋南北朝
梁萧统在《文选》里第一次提出“文”的标准,可以说是骈体发展的指路牌。他所选的“文”只是“事出于沈思,义归乎翰藻”之作,即指“构思深刻,辞藻华丽”的文字。
此外,还有两种新文体发展:一是佛典的翻译,一是群经的义疏。演释古人的话的有:故、解、传、注等。
六,唐代
唐初,陈子昂提倡改革文体,和者尚少;开宗派的是韩愈。
韩愈的重要贡献还在提倡“古文”上,他将《文选》所不收的经子史,都排进“文”里去。这是一个大改革、大解放。韩愈是在创造新语,他力求以散行的句子换去排偶的句子,句读总弄得参差的。他有意将白话的自然音节引到文里去,他是第一人。
此外,柳宗元、欧阳修、苏轼也提倡古文。
唐代又有两种新文体发展,一是语录,一是“传奇”,都是佛家的影响。
七,宋代
到了宋代,又有“话本”,这是白话小说的老祖宗。话本是“说话”的底本,“说话”略同后来的“说书”,也是佛家的影响。唐代佛家向民众宣讲佛典故事,连说带唱,本子夹杂“雅言”和口语,叫做“变文”;“变文”后来也有说唱历史故事及社会故事的。
话本留存到现在的已经很少,但还足以见出后世的几部小说名著,如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等。
八,明代
明代用八股文取士,“股”是排偶的意思。经义的格式,但明代有两种变化:一是排偶,一是代古人语气。因为排偶,所以讲究声调。
九,清代
古文是桐城派,开山祖师是方苞,而姚鼐集其大成,后期曾国藩中兴了桐城派。清末,梁启超先生的“新文体”可算是登峰造极。之后,胡适之和他的朋友提倡白话文,经过五四运动,白话文是畅行了。
这是白话文的现代化,也就是国语的现代化。中国一切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语言的现代化也是自然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