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衰,诸邪遂生。
“生犀散治目淡红,心虚热。生犀(二钱,锉末),地骨皮(自采者佳),赤芍药,柴胡根干葛(锉,各一两),甘草(炙,五钱)。上为粗末,每服一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温服食后。”
此方以犀角为主,凉血清心;地骨皮退其虚热;赤芍柔肝敛阴;又加干葛、柴胡散外来之邪;甘草和中解毒,对血分热毒兼有阴虚而又夹外邪者颇为适宜。
犀角现已不再入药,现今常用水牛角代之,剂量为犀角用量的5至10倍。
五脏藏于内,司外可揣内,钱乙据“小儿多未能言”和“脉既难凭,必资外证”,提出了“面上诊”与“目内诊”。
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目内证》中云:“赤者,心热,导赤散主之。淡红者,心虚热,生犀散主之。青者,肝热,泻青丸主之。浅淡者补之。黄者,脾热,泻黄散主之。无精光者,肾虚,地黄丸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