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先阅读前两篇:
“从儿童观察看家庭教育:小B(1)” & “小B与父母的互动观察”。
今天是让一元老师有些郁闷的日子。
根据孩子们的喜好和需要,今天我带女孩们用棒针织围巾;一元老师带小B做他心念念的木剑。
毕竟对孩子了解的不多,一元老师尝试着一步一步带着小B做。
从选木材开始,绘制木剑的剑形、锯、锉、打磨……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小B日常生活中涉及到自己动手的时候不多,协调、使用工具、空间感都比较欠缺。
因为木工活还是稍稍需要花些力气的,小B又总是喊累,所以每工作十分钟左右,一元老师会让小B休息一会。
就是这个休息的时间,一元老师想帮小B找找有没有更趁手一些的小工具。也就是转个眼的工夫,小B拿着给他示范用的木剑(那是儿子前几年做的,很心爱)把廊下的花架立柱砍了个惨不忍睹……然后,又一个转眼的工夫,拿一根螺丝,在客厅的桌上刻了字(绝对擦不掉的那种,要处理只能换掉那块桌板)。
没做过木工活的朋友可能不清楚做这些需要花多少工夫,那怕是很简单的一张桌子,一根柱子。
园子的木活我们都亲自全程参与,明白不是一句:“取下来、打磨一下,再上上漆,钉回去就好了嘛!”就可以轻松搞定的。所以啦,我非常能理解一元老师郁闷的心情。
一元老师很明确的告诉小B他很生气,“我们约定好的,在园子里,你想怎么玩都可以,但必须在保证你自己和他人安全的前提下,而且不能破坏任何东西。”“但是你违反了我们的约定,这件事你需要道歉,同时不能再有下次。”
小B已经快7岁半了,这个年龄的孩子,成人需要和他们划清“界限”,需要提醒他们,自己和别人的“界限”在哪里。破坏别人的东西,是一种“越界”行为,他需要承担因自己“越界”而造成的后果。这也是一元老师坚持要他道歉的原因。
今天的课后和一元老师的讨论,发现小B在工作,以及做这些“破坏”的时候,给人的感觉都是漂浮的,不太能集中注意力。有可能当时他并不清楚自己的手在做些什么,也没有想过那样做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同时也没有“界限”感,对于“影响和伤害”没有明确的意识。
我提出一个疑问:为什么这群孩子和在家上学的那群孩子如此不同呢?也都是7、8岁的年龄啊(几年前,我和一元老师曾带在家上学的孩子们一起进行农耕活动和戏剧活动)。
一元老师也有相似的感受:相对来说,在家上学的孩子们动手能力普遍较强;比较能吃苦;翻地锄草也会说累,但没有人会中途放弃;不论是农耕还是戏剧课,都能很专注的全程参与互动。
结合小B和小A的情况,我们发现——在家上学的孩子们有一个最大的共性——得到父母的关注和陪伴更多。
我绝不能否认,不论是小B还是小A,他们的父母都深爱他们,甚至也非常“关注”他们,也常陪在他们左右。
那么,我前面说的“关注和陪伴”和这里的“关注和陪伴”有什么不同呢?
我所说“关注和陪伴”,不是“焦虑式的”——
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小心翼翼、警惕的盯着孩子,不断的提醒他:小心别弄脏衣服!小心别摔跤!小心不要伤到自己!……
也不是那种“充满野心”的——
不停的评判、不断找理由去纠正和批评孩子;
而是那种“完全沉浸”的关注和陪伴——
陪孩子时,和他在一起,需置身其中,不要心不在焉,不要玩手机,要关心并留意他在做的事。
让孩子自己去观察、去摸索,不打断、不干扰、不评判,只在他需要的时候适度引导,并保障孩子的安全。
在孩子的幼儿时期,尤其需要这样的关注和陪伴。待孩子大一些,慢慢的就需要多给他一些空间和自由了。
当然,如果幼儿时期父母欠了“债”,即便孩子已经大了,也还是需要“还”的。会需要更多的心力,但总归还是能弥补。
如果父母一直不能意识到这一点,这些因为得不关注和陪伴的“失落”可能会伴随孩子一生,他们会想尽办法去获取别人的关注,为别人的期盼而活。
未完,续下篇:“从儿童观察看家庭教育:小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