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七年改变人生》进度第64周/365周,2022年第12周,整体复盘

2022年第12周复盘。

转眼间第12周又过完了,不知不觉中每天每周记录生活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最近几周并没有刻意的去想着记录这件事情,但反而到时间就会执行这个动作,这或许就是从刻意到习惯再到本能的一个过程吧!

就拿规律记录这件事情来说,自己差不多用了1年出头的时间才完成转变。

随着时间的推进,自己好像领悟到了所谓的长期主义的概念。

这或许就是书中所说的【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这每一天,每一周的成长看似不起眼,但汇总到每月每年上面,会发现明显的改变。

自己以前做事不能成功的原因,就是总是希望在短期内看到效果,甚至成功。

造成失败。

复盘之前的经过,得到的经验让以后不再走重复的路,是自己今后要做的事情。

一、【学习】

自己当前的学习途径主要通过【书籍】和【影视】这两块来获取,没有参加线下培训和线上的培训,和通过其它更高一层的人员指导或者沟通来获取知识。

也没有一个好的导师来领跑,一切都要靠自己摸索,所以时间上会有所浪费。

但书籍和影视这两个方面,也是可以的,就是没有一个清单,自己要从海量的库存中找到好的书籍或者是影视,太难了。

这周看了李笑来的【让时间陪你慢慢变富】【韭菜的自我修养】【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

吉姆、杰多斯的【旅行-人生最有价值的投资】【最富足的投资】

亚历山大、埃尔德的【以交易为生】

看似比较多,但没有多少字数,全部算起来大概在60万字吧!

基本上都是跟金融相关的书籍。

这几本书都挺好的,很多知识点是自己之前都没听过的。

其实看书是性价比最高的事情,一本书几十万字,才几十块钱,里面的知识却能带看书人无数倍的收获。

喜欢看书应该是自己这一辈子最幸运的事情。

如果没有书籍,自己或许也会像大多数人一样,身体和精神都困在一个小村庄里,渡过一生。

看书是一件值得终生做下去的事情。

影视方面,一部电影【怦然心动】和一部纪录片【人体奥妙】

电影是一部关于青春期爱情故事的片子,整片影片温情却不失感动,里面的人物刻画都非常到位,自己之前看到一遍,但早已经忘记了,这次再看感觉也挺不错的。

纪录片是一部科学类,关于人体秘密的,算是一部科普类的。

自己一直对这方面挺感兴趣的,人的身体从出生到成长最后到衰老直至死亡,是一个奇妙的过程,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

这也是自己一直坚持健身的原因,健康才是一切的根本,如果人死了,那一切都会消失,活着才有改变一切的可能,生命的奥妙。

二、【收获】

1.时间

通过最近几周的规律性执行计划,发现时间这个概念一直被遗忘,以前总认为自己没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如今才发现时间一直都有,只不过让自己浪费掉了。

每天的24小时,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你把时间花在什么地方,就会收获对应的成果。

这个道理非常简单,但很少有人能做的到,可能就是因为它太过于简单了,简单到人们都不愿意相信它。

如道德经中所讲【大道至简】

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合理的利用时间,占很大的因素。

时间这个东西要花些精力维护它。

2.知识

知识是无限的,不可做到面面俱全,所以还是要有针对性的来学习。

对人一生影响的七个方面我个人认为是

健康、金融、历史、心理、哲学、文学、旅行,我未来的学习方向将围绕着这7个大的方向前进。

知识可以改变一个人,也可以改变一个国家,不管到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学习新的知识,这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人只是简单的活着,然后重复前一天的工作,那活一天跟活一辈子又有什么区别呢。

只不过是身体还活着,精神世界已经死了

人活着不一定要有多大的作为,但一定要活的有趣精彩,不枉来世上走一遭。

3.健康

健康就像木桶,而知识就是水,时间就是倒水的速度,这三个缺一不可。

只有当木桶足够大,才能容下更多的水,没有桶,水不可能聚集在一起。

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就像时间一样,一但失去就将消失,再也找不回来。

所以要爱惜自己的身体,经常保养,才能让身体这辆车走的更远。

从2022年2月9号正式开始再次健身,我就对自己说过,如果这次再坚持不下去,那么我会看不起自己。

如果连这件事情都没有办法做到,那其它再宏大的梦想都无法完成。

除非发生人力所不可力抗的事情,都不能给自己找借口。

健身也是一项终生事业。

4.认知

人的认知是什么,在我理解它是一种积累,把平时所接触到所有事情,汇总到自己脑中,成为自己的存量。

一个人的眼界,格局,是会随着阅历而增加。

但一个人永远挣不到自己认知之外的钱,这句话我开始认同。

如果一个人不相信理财会让自己富裕,那么他一生不可能从理财这个条路上存到钱。

三【未来】

对未来,我依旧期待,想着挣到一笔钱后,开始旅行,有着自己的事业,做着喜欢的事情,在人生这条漫长的路上,寻找着自己的价值。

我是七星,这是我的2022年第12周的成长记录,我们下周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