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真实困扰】孩子手机玩到停不下来?3招让娃主动放下手机

文/菲比老师

你家有没有这种情况?

周五晚上能玩到凌晨 ,周末午休不睡觉捧着手机刷,写作业磨磨蹭蹭总说:“就剩最后5分钟”,妈妈越吼孩子越逆反,亲子关系闹得像仇人?

01 手机是孩子的命

我之前带过一个初中男生小宇,刚换了新手机就彻底沉迷:

✔写作业休息间隙10分钟都要掏出手机划两下

✔写作业半小时喊一次“妈妈我要查资料”,其实是借机刷短视频

✔晚上躲在被窝里用手电筒照着玩,第二天上课打瞌睡

网图

妈妈跟他谈了3次,每次都拍桌子吵架:

“再玩就砸手机!”

“你看看别人家孩子!”

结果越管越失控,孩子直接甩脸子:“你们买手机给我,现在又不让玩,凭什么?”

02 关键转折点:先修复关系,再解决问题

我发现问题卡在这儿—— 妈妈眼里只有“手机是洪水猛兽”,孩子眼里“手机是唯一能逃离唠叨的港湾” 。

试着换了个思路: 不说教、不否定,先让孩子感受到“妈妈在乎我的感受” 。

第1招:把“对抗”变成“合作”(关系破冰)

✅ 先共情,再摊牌

“妈妈知道你攒了一周的作业,好不容易周末想放松,换我也想痛痛快快玩(递台阶)。但现在咱们因为手机每天吵架,你心里也不舒服吧?(拉同盟)”

✅ 给孩子“自主选择权”

“我们定个‘手机使用公约’好不好?你自己选:

❶ 每天睡前玩20分钟,到点自己收

❷ 作业效率达标,额外送20分钟

(孩子选了②,因为觉得“靠自己挣时间更爽”)”

第2招:用“替代活动”填满空闲时间(转移注意力)

孩子沉迷手机本质是: “除了玩手机,我不知道还能做什么” 。

1、把“妈妈的要求”变成“孩子的兴趣”

小宇喜欢画画,妈妈买了素描本放在书桌旁:“你画完这幅,妈妈发朋友圈给你当‘手机壁纸’怎么样?”(孩子画了1小时,主动忘了手机)

✔2、“任务捆绑”让孩子动起来

和孩子约定:“每天在跑步机走30分钟(妈妈的要求),走完你可以选:

❶ 看10分钟搞笑视频

❷ 让妈妈陪你聊天

(孩子选了②,亲子互动反而变多了)”

3、用“可视化提醒”代替“妈妈的唠叨”(减少冲突)

比如,用物理闹钟代替口头催促

买了个卡通小闹钟放在床头,和孩子约定:

“9:40闹钟响,代表‘手机要准备睡觉了’,响后5分钟内你自己放去客厅,做到3次,周末多送20分钟游戏时间。”

(孩子觉得“这是闹钟在提醒,不是妈妈在管我”,抵触感大减)

还有,一定一定要“即时反馈”强化好行为

只要孩子按时交手机,妈妈当场说:

“看到你闹钟响就主动收手机,妈妈觉得你特别有担当,这样的男生超酷的!”

(初中生吃“被尊重、被认可”这一套,比物质奖励更有效)

03 坚持1个月的变化:

1)孩子主动说:“妈妈,闹钟响了,手机给你”

2)写作业时发呆次数减少60%,因为知道“效率高=能多玩”

3)周末愿意和妈妈一起挑画材、选跑步机音乐,亲子关系缓和很多

网图

关键提醒:

别盯着“彻底禁止玩手机”,而是 “帮孩子在手机之外,找到更有成就感的事” 。初中孩子要面子、渴望被信任,你越把他当“能自控的小大人”,他越会努力证明给你看。

————————————————————

个人介绍

6年教育工作者、实践型家庭教育指导师、催眠疗愈师

用6年把自己重养一遍,有3年用写作治愈精神内耗

帮助了很多学生走出自卑、抑郁、焦虑,目前致力于家庭教育、青少年疗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