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哥今天要讲的是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关于一位妈妈如何和孩子斗智斗勇,引导孩子保持对英语学习的乐趣。
孩子突然不愿意说英语了,您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去年一年,我很少和孩子说英语,她的口语能力下降明显。我不想孩子从小培养的习惯因为我的松懈而半途而废 ,于是和她约定每天晚上讲1小时英语,但她坚决反对。
晚饭后回家,我讲英文,她就沉默不语,回答问题就yes, no 或者 I don't know 。我心想,你可以无障碍看英文动画片,自己阅读ORT6级的绘本,口语不至于退步到零基础吧。就说,你得说一个句子,她说:“ 句子!”
幽默感有进步。
我又提出互相翻译,我说中文她译成英文,她说英文我译成中文,她同意了,才说了两句她就发现了我的套路,拒绝再玩。我也不再勉强,但心里有种前功尽弃的失落,毕竟我们曾经每天只用英语交流,她也说的很好。
第二天上学,她看到路中间的减速坡,就跟我说“我骑车的时候很喜欢经过那个hump,因为会bump一下” ,我很自然地用英文解释减速带的作用,然后她也很自然地用英语问我为什么要给车子减速。原来她是会说的!
晚上我如法炮制,自然而然地讲起了英语,她用中文问:你为什么要说英语?
看着她无奈的表情,我便问,“你在学校和Lena(她的外教)说英文么?”
“说啊!”
“那为什么不愿意和我说呢?”
孩子看了我一眼,表情特别严肃,“I speak English at class because I need to, but I don't like, I don't speak English at home because I don't like to!”(我在学校说英语因为我需要说,但是我并不喜欢,我在家里不说,因为我不喜欢!)
ok, 原来你真的是会说的。
后来跟外教交流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外教说她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老师提问她举手也特别积极。
为何就是不和我说
仔细分析了一下, 我仿佛找到了她不和我说英文的答案。
孩子还没学说话前我就和她说英文,看的绘本,动画片都是英文,中文对她来说并没有优势,她认为英语就是母语,在家里很习惯地在两种语言之间切换,和我讲英文,和爸爸外婆讲中文。
幼儿园之后, 就变了。她进入了自己的小社会,发现原来中文才是行走江湖的必备武器,才是她的母语,一时之间,英语变得毫无用处。
慢慢地,她习惯了讲中文的自己和讲中文的妈妈,妈妈一说英文就不像妈妈, 这种变化让她感觉不安全。每次她都有些陌生和害怕的望着我问:”妈妈你为什么要说英语?“ 像在确认眼前这个人是不是真的妈妈,和每次看见我贴面膜时的反应一样。
妈妈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两人之间的相处模式有长期形成的规律,一点点小变化都会引起孩子的不安。所以在学校可以和外教讲, 却不愿意和已经建立了中文交流模式的妈妈再讲。
输入够了么
语言的听说读写,听,读是输入,说和写是输出。就像一汪流水,得有源头,先注满,才能往外流。
我不太愿意接受孩子口语退步的最大原因是我知道她每天只看英语动画片,英文绘本阅读也不少, 英语的输入可谓源源不断,照理口语差不到哪里去。
古人的“读破万卷书,下笔如有神” 讲的就是有输入就会有输出的道理。
幼儿英语最好的输入方式不外乎多听多读。我想,学英语和学中文一样, 读破万卷书,出口也成章。孩子不说英语, 要么输入不够多,要么就是输出的方式有问题。
换种输出方式
不愿意跟妈妈说,就跟别人说吧。
和外教说。外教是外国人,只会说英语, 和他们在课堂上玩,就不得不说英文啦。
在旅行中说。旅行中让孩子们自己用英语问路,买票, 买纪念品,冰淇淋。 自己用语言就能得到想要的东西,她们会对英语的用处刮目相看,对于说英语也更有信心。
在阅读中自然交流。仔细回想,在家里,孩子也会偶尔说英语,那就是我们一起读英语绘本的时候。因为阅读的是英文, 再用英文交流提问, 她便不会抗拒。
归根结底,营造一个轻松的语言环境,让孩子自然地进入角色,润物细无声。
我现在能理解为什么让孩子直接把中文句子翻译成英文,她就好像从来没学过英文一样,词语句式全乱了。
不要逼孩子说英文,因为她们不喜欢语言的仪式感。这点和让我们上台讲话一样,平时伶牙俐齿, 众目睽睽之下却即使是说自己的母语也会大脑空白, 当说话变成了仪式,就不轻松了, 就不是我们自己了。试想一下, 家长带着评判去期待孩子凭空说几句让自己满意的英文,毫无头绪的孩子压力该有多大。
有了源头,水就会不断的流动,这是流水的定律,只要语言的输入够了,我们就不必担心孩子不会说,她们不说有时只是因为不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