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梅子时节
01
前几天儿子和我说起一件事:他打车时,一位中年司机气愤难平地说起刚下车的乘客,少给了一元车钱,原因是怀疑打表不准,不仅与他发生了争执,还拍下车号准备投诉。司机一直喋喋不休地抱怨,儿子坐在副驾驶后位并没有接话。当儿子到达目的地准备下车付钱时,他从后面递过去车费和一元钱,说:“师傅,消消气,好好开车”。司机很感激地拍拍儿子的胳膊:“谢谢,哥”(请忽略儿子成熟的声音让他占了便宜)。
02
有一次坐8路车,在站点上来一位中年妇女,在投币付钱时,带出的一元纸币不慎掉了并被风刮了出去。司机看到这一幕,主动说:“你去捡回来吧,我等你”。于是中年妇女跑下车并追到树下很快把钱捡了回来,然后就是上车投币,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其实那时公交车虽然招手即上,但每个车次也是有比较严格时间管理的,这还不考虑车上其他乘客的时间。所以这一元钱、这一分钟也不是就可以忽略不记的。
03
不久前参加了一个传统文化协会的微信群,这是一个充满爱的集体,传承大爱,热心公益。这个群有一个固定节目,就是每月月初有一个“一元捐助”的爱心筹款活动。每到这个时段,群里爱心红包雨就刷屏了,每个人都竭尽所能奉献着爱心。每次看到这里,心里都犹如暖流涌动,感受了大家庭的温暖和爱的力量。
04
几个一元钱的故事让我深思,同样的币值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局?儿子和的哥的故事,虽然不知道事情的原委到底怎样,但是如果这一元钱能让的哥缓解情绪并专注开车,那么对他自己及后来的乘客就有了安全的保障。儿子的举动也会让的哥找到了心理平衡和来自陌生人的温暖,那么这一元钱就起到安抚情绪的作用,真是物超所值。中年妇女和公交车司机的故事,很感动司机的善良,替别人着想也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质。可是这里的一元钱就象是双刃剑,照出了人性的善,也照出了人性的自私。中年妇女可能觉得捡回自己一元钱理所应当,可是没有司机的善解人意会有这一元钱的失而复得吗?中年妇女,你捡回了钱可丢了什么呢?其实有时不过就是谢谢二字。这里的一元钱让我在别人的故事里感受了人心冷暖。爱心捐助的故事是最让人温暖,我们彼此并不熟悉,善款将来帮助谁也并不清楚,因为这就是一种心灵的相约。但是我们知道,一元又一元的累加最终汇成了爱的河流,必将滋润那些留守儿童、特困家庭和孤寡老人的心。一点点的善积聚着大爱无疆。这里的一元钱见证了“人心齐泰山移”绵绵不绝的力量。
05
现在的孩子对分的硬币没有概念,对一元钱早就不“感冒”了,甚至掉在地上都懒得拣。在很多人眼中,一元钱能干什么呢,连好一点的雪糕和口香糖都买不了。可是即使你身家千万,你的钱也是从一分一厘、一元一角中一点点积累起来的。想起小时候家里生活比较困难,几乎没见过一元的大票,父母偶尔给个一毛钱已经很不错了,那时小零食也不过几分钱,在放学的路上买个棒棒糖、棉花糠或者苞米花就非常开心了,还把余下的硬币存在储蓄罐里。有一次我惦记着一本小人书,天天去书店“看”,看它生动的封面,想象着里面动人的故事。虽然小人书定价为几毛钱,但对于一个月收入也不过三十几元的家庭还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所以尽管非常渴望,我还是没有管妈妈伸手要钱。而现在的孩子,给个三十五十零花分分钟就花出去了,现在的确物价高了,但是丰富物品的诱惑、家长“再穷不能亏孩子”的心理,使孩子们没有了金钱意识,更别说体会挣钱的不容易了。我们倾其所有地富养着孩子,不希望他们沾染一丝铜臭。我们节衣缩食给予他们最好,有时也不过是养肥了温室里的花朵。
06
一元钱是货币的计量单位,一元钱是人心的衡量尺,一元钱是善的流动,一元钱是岁月的追忆……。不同的年代对一元钱也会有不同的理解,这是一道无解的方程,未来也许会有更多的解。我想最终让我们看清它本质的,也许就是平凡你我演绎的平凡故事吧。
2018年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