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力,是指你读了什么书,学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并且做了什么事情。
二八定律告诉我们,最重要的事情只占20%,一个领域卓越者也只有20%,学习力助你成为20%的卓越者。
这个世界上有这么多的书、人和事。就取决于你的选选择。所以呢,我们一定读经典名著和领域只专家写的书,和优秀的人在一起,并跟着他们做同一件事。你懂得读什么书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并且和什么人在一起做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而决定了你的一生
学习力=能力
个人学习力:即个人学习成果的创新程度以及把知识转化成价值的能力。
组织学习力:是人们创新能力的集中提现,直接转化成为创新成果。所以团队学习更重要,我们把信息和知识高度共享,让知识自由流动起来,在成员相互交流思想过程中,寻求统一行动的过程,从而产生团队“创造性张力”。
在如今的知识付费时代,可以看到很多平台、社群快速崛起,都在相互共享知识,促使成员之间相互赋能交流,创造出“得到”、“樊登读书会”等等平台,让信息和知识自由流动。
学习力的本质是竞争力,秘诀就在于快速利用时间学到新知识和获取信息,个人和团队不断的提高学习力。把所学新知识用于创新,最大限度在实践中转化价值。
《财富》杂志在60世纪,60年代的世界500强企业可以堪称全球竞争力企业,然而从1970的500强,到了80年代三分之一销声匿迹,到现在所剩无几。在智能科技革命和新经济快速崛起,并不断淘汰竞争力底下的企业。实践证明,个人、企业凡是通过自己超越的心智模型,和团队学习提高修炼,才具备竞争力。
学习力三要素1:专注力=注意力专注力,
它是指你一个人专注于某件事情或者活动的一个心理状态,是大脑对感知记忆,思维的认知的基本条件。法国的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说:“天才首先,它就是注意力”。
就是高度的集中自己的精力专注于一件事,使我们的心理活动朝向某一个事物,或者你有选择的接受到的信息,而过滤了其他信息,并保持我们的生命的全部的精力,这种心理活动的能力,指向了这件事情,从而能够成为真正的卓越者。
专注力非常神奇,一个上海的超市阿姨,干了一件事。灭蚊。
但她,灭了整整13年。阿姨叫浦赛红,是上海一家大润发超市的员工,干了13年,灭掉的蚊子少说也有2万只。有她在的店,哪怕是最容易招虫的肉类、果蔬区,夏天光腿进去站上半小时,都没有一只蚊子来叮咬。
她还研究出一套“蚊子兵书”,一年不同季节,一天不同时间段,蚊子的生活习性、活动范围、灭杀招数,掌握得明明白白。一个平凡人干的平凡事,原本不足为奇。
可完整地看完浦赛红的工作轨迹,普普通通的超市阿姨,却给我上了最好的一课。
其实非常简单他们做某件事时,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只专注于当下。
学习力2:观察力=判断力
观察力(判断力)是对因果关系的感知能力,更是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乔布斯,他是读大一的时候就辍学了,而乔布斯呢,成为了个传奇性人物,带着苹果成为了世界的顶尖科技代表。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看到一个因果关系呢?就是因为乔布斯在大一不去读书,辍学了,然后选择去创业,从而成就了他们,是不是这样的?这只能是说明我们看到了一个事物的表象,没有看到它的本质。
乔布斯他是因为什么辍学?他是因为他的养父母没有办法去供他上学,他的养父母是美国的蓝领工人,在美国当时收入是很低很低,根本就没有办法去供乔布斯来读书。乔布斯怎么办呢?他就选择了辍学学,而是同样他也是选择了自修大学的课程。
在他的一生过程当中,有多次的失败,他在当时还被苹果赶出了苹果公司,那么为什么他又重新回来呢?其实他也是在于它的觉察的能力。他始终的坚定,相信智能手机时代一定是开启一个新纪元的时代,用iphne开启智联时代,他是真正的去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智能手机科技时代的来临,所以来说他这才是他所能够预见的风口。
拥有独立人格和思想,找到自己没有突破的真正原因,更明白好与差的区别在哪里,知道从哪切入学习,这才是观察力。
卖菜阿姨李元二值得我们去反思,可以讲她是专注力与观察力的代表性人物。
在她的摊位上卖的菜与其他人没有什么不同,可是极致服务被《人民日报》点名表扬。
她自创每周菜单,每天不同样。更是根据现在生活节奏快和需求不同。把菜洗好、切好、配好客人拿回家去炒就可以,甚至根据你的身体健康状况给你配菜。
她专注买菜,观察到不同人群的需求不同,给出最佳的解决方案。
学习力三要素3:记忆力=笨办法
大脑的潜能力是非常强大的,用一个非常笨的笨的办法激活大脑。
知识靠【背】、技能靠【练】。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个是靠着什么,靠着我们不断专注在这个领域,不断的每天去练习,那么你在登上舞台的那一刻才能有一个更好的呈现。要提升自己的技能,用书本中教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观察到优秀人士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用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重复的去练习。
一万小时定律是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的定律。在书中他写到:“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
一万小时定律的成功代表大画家达·芬奇,当初从师学艺就是从练习画一只只鸡蛋开始的。
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变换着不同角度、不同光线,少说也得练习一万个小时,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这才有了后来的世界名画《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中国古人在小孩的时候背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背道德经等等经典,当时根本就无法去理解这个是如何来用,但是随着你的年龄的增长,在工作和生活当中不断的去见识了很多的人和事物之后,然后你回想到自己曾经背的千字文、三字经,还有道德经等等。
这才明白原来明白人与人的差距在这里,知识靠背,技能靠练要想不断的去提升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创造力,竞争力。
同时,不断的去把你自己所学习来的东西转化成自己的成果和价值的时候,那么一定是用你的学习力不断的把它转换成能力。
学习力三要素,专注力,观察力和记忆力,不断的去把你所学来的东西不断的去转换,在工作和生活当中不断的去实践和运用,实现价值。
学习力五种曲线
•蒙智曲线
小孩或者是开始学习的人。种一棵树最好的时机要不是10年前,要不就是现在,只要你想开始什么时候都不晚。
•下沉曲线
高中大学以后不再学习的人,不再接受新事物,下沉到自我以为的世界里。•平方曲线相关领域、技能到达一个新高度以后,没有更好的提升,却在缓慢的下行,不进则退。
•卓越曲线
离开学校,在社会上没有间断学习,不断实践中转化价值。职业生涯不断的成长,始终处于20%的人群。
•睿智曲线
学习力始终上升,创造了无数的不可能,給人类和社会创造了无限的可能性,这类人才是出类拔萃的顶尖人才。
写到最后:【敬畏之心】
有乔布斯这样带来科技革命的前行者,也有卖菜卖到被《人民日报》点名表扬,甚至超市的阿姨出了一本书。所以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分,却有敬畏之心,只要你敬畏经典,不断的专注在某一领域,去观察,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