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上的日历终于只留下触手可及的几张,我踮起脚,迫不及待地扯下那薄薄一张的纸。
每到除夕夜总是能美美地睡上一觉,这是一年里难得能睡到自然醒的日子。掀开压在身上厚厚的被子,踏上那双快磨破的棉拖鞋,推开一扇吱吱作响的木门,透过清晨薄薄的水雾,那双睡眼惺忪的眸子里便映出一大家子在屋里忙活的身影。
这时候父亲总是不在的。天刚破晓,他就提着大竹篓赶集去了。除夕这天的集市总是最热闹的——有卖酱菜的在拐角卖力地吆喝,有卖炸小鱼儿的靠着墙慵懒地裹着大衣……清晨,生意最好的一定是支着竹竿的大棚,一张长长的桌子上摆着形形色色的面皮——圆的是包饺子的,方的是包馄饨的,还有三角的、长方的……父亲与守摊子的人像是相识许久,“老李,给我来个一百张饺子皮儿!”“好嘞!”“再给我称两斤猪肉,剁饺子馅儿……那边儿青菜给给我择几颗!”“好嘞!”原本空空荡荡的竹篓一下就被塞得满满的。
父亲回到家时,天已经大亮。屋子早已被妈妈收拾的井井有条。大姐早早地穿上了一套新衣服,二姐在厨房里帮妈妈忙活,大哥难得从山上下来,躺在屋里呼呼大睡,三姐挨家挨户地拜年,五哥躲在门后偷偷地嗑瓜子。而我——家里最小的孩子——看着这幅热闹的场景,摸摸大姐的新衣,去厨房溜达一圈,贴着门听屋里的呼噜声,上街凑凑热闹,悄悄握一把瓜子在手里……就是这么无所事事的一天,心中的笑意却怎么也掩不住。
华灯初上,家家户户都响起了铁铲和大锅敲打咚咚的声音。大鹅炖土豆、小鸡烧蘑菇……浓厚的香味紧紧地环抱着屋子……
“咚咚咚”紧促的敲门声惊醒了美梦。门外是女儿催促我做饭的声音。不情愿地揉揉眼睛。对面墙上是厚厚一本的挂历。大红色的字印在薄薄的纸上。今天是除夕。
掀开被子,踏上拖鞋,我笑了笑。童年那些美好的回忆终究不过是黄粱一梦。推开折扇门,等待我的不是那番热闹之景,而是应接不暇的琐事。而那些美好的除夕,美好的回忆,又被锁进心里,成为我前进永远的动力。
看着平底锅里渐渐凝固的鸡蛋,听着女儿在身边撒娇的声音,这又何尝不是,美好的除夕,美好的回忆。
过去的回忆纵然是心中难以忘怀的美好,可长大后的我们,如今的点滴幸福不更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不是吗?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