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有句名言:“世界上不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其实人类又何尝不是如此?个体差异性决定了人的独特性和唯一性。
教师在教学中所面对的学生,就如同自然界千差万别的叶子一样,也是独一无二的。然而,我们总是在不经意间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差异,习惯于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学生。
“新木桶原理”告诉我们,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这样才能让学生变得自信大方、坚强勇敢。
救其失,也长其善,需要一双发现不凡的慧眼。由“木桶原理”和“新木桶原理”可知,我们应该重视素质教育中的每一块“木板”,包括“短板”与“长板”。
我们必须及时看到学生的短处,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帮助他们尽快改正缺点积极完善自己。
常言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要用慧眼去发现学生的长处,积极地鼓励和赞美他们,强化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唯有如此,才能发挥教师播洒“阳光”的作用,让学生沐浴阳光,茁壮成长。
救其失,也长其善,需要一种虚怀若谷的胸襟。学生的成长是由幼稚到成熟的过程,作为教师的我们又何尝没有经历从孩子到大人的成长过程呢?我们身上同样有缺点和不足,并且也常犯错误。
因此,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我们要将心比心,在接纳并改正他们缺点的同时,也要虚心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点。
有的学生调皮捣蛋但记忆力特别好,有的学生性格内向胆小但写得一手好字,还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但情商高。对此,我们要虚怀若谷,长善救失。
救其失,也长其善,需要一颗真挚诚恳的爱心。教师要在学生心中种下爱的种子,让学生在爱的土壤中健康成长。
教师若没有仁爱的情怀,就不会用真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如此,何谈学生的发展?臧克家当年报考大学,他写的《生活杂感》只有一句话:“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
主考官闻一多拍案叫绝,给出 98 分的高分。臧克家尽管数学考了零分,但他仍被破格录取。只有有了仁爱之心,才能包容他人,才能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评价。
正因为闻一多有着一颗仁爱之心,懂得尊重差异,才能够发现臧克家的优势,包容他的不足,最终成就了这位著名诗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教师的爱似春风细雨,慢慢地滋润着学生的心灵,有爱的教育才会更完整。
心理学家詹姆斯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每个学生都需要被肯定和认可。
教师要时刻以一双慧眼、博大的胸襟以及诚恳仁爱之心去发现学生的长处,搭建一座连接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之桥,增强学生的自尊心,使之自信、自强,让我们的教育之花在师生的心间悄然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