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竹编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富含着中华民族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晶,竹编工艺品分为细丝工艺品和粗丝竹编工艺品。竹编所用竹丝断面全为矩形,在厚薄粗细上都有严格要求,厚度仅为一两根头发丝厚,宽度也只有四五根发丝宽,根根竹丝都通过匀刀,达到厚薄均匀,粗细一致,观者无不赞叹其难。传统竹编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富含着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晶,竹编工艺品分为细丝工艺品和粗丝竹编工艺品。
2005年,一行考古队员在诸暨陈宅镇沙塔村南侧发掘出了距今四五千年的竹编织物,种类达20多种。考古专家分析,诸暨很可能是竹编工艺的发祥地,而且把原本发现的竹制工艺历史提前了2000年!
竹编制品对于我们来说,丝毫不陌生,如今市面上也流传着一大批精美的竹编制品。而在诸暨,有一位被称为竹编“痴人”的大师,也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袁建虎。
袁建虎,14岁便刻苦努力学习,从篾匠做起。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竹制品被塑料制品所取代。篾竹行业的没落让袁建虎另谋高就,转行做了其他事情。转行的过程中,老袁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家庭经济慢慢富裕起来。如今,子女也长大成人,老袁觉得自己该做点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了。
于是,老袁决定重操旧业。开始了竹编工艺品的研习。
虽说袁建虎拥有一身扎实的基本功,但是原来做的东西都是家庭使用、农活工具等简易制品,对于精美的工艺品编织,还是有点一头雾水。于是,袁建虎便踏上了登门学艺之路。
他奔波全国各地的工艺美术大师家中拜访学艺,有时甚至在大师家中学、住近半月之久。
正是凭着自己的努力好学和原本扎实的基础,袁建虎很快便掌握了竹编工艺品编织技艺,在圈内小有名气。
一提起编织工艺,袁建虎很是乐意,他讲述了整个编织过程,我们也一并受教颇丰。
首先,是竹子的选取。一定要精选四到六年冬天的毛竹,这样的竹子编的东西才不容易发霉和蛀虫。
再就是劈竹,这些过程皆由一人完成。最重要的部分在于竹条劈细的过程,需自己根据创作成品的大致样子,计算出竹子的宽度,这些尺寸需提前预算出来,久而久之,眼睛便是一把尺。
等所有的材料准备好,便可开始编制。
看到这里,我们觉得还是很简单吧。那问题来了,竹编,到底难在哪里?
其实,最难的莫过于编织成品的画面咯。编织字画对艺人的要求很高,手上功夫必须过硬,劈篾刮篾的技术都要顶尖内行,篾要求达到细如发丝,薄如蝉翼。对艺人的平板帘编织技术的要求特别高,经篾与纬篾必须保持90度铁,不然的话编好的作品不方正。还有,要做到经篾与纬篾之间无间隙、无拥挤,保证篾路直,花帘平整。
袁建虎的这套编织技艺其实有一个专业名称——“蛇皮花”技艺。他说,他还会继续精心研习下去,等待更多的年轻人前来学习。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
虽然,现在仍旧是老年人喜欢竹编的占据主要主力人群,但他相信,更多的新鲜元素加入的话,年轻人会慢慢喜欢竹编的。
而这只是时间问题,重要的是等人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