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周的卧底经济学里,我们学习了诸如消费和成本的定价机制、完全市场中的理性决策人行为、不完全市场里的非理性决策及博弈原则、信息不对称的反脆弱性期权机会、金钱和税收在交易中的作用及道德律等概念。本篇笔记期待能够就上述原则,讨论在日常生活场景中,经济学化日常决策的可能应用。
经常会听到有人问:“有什么投入少,产出高,工作时间灵活的创业项目,我感兴趣,最近上班烦了。” 以前我会直接略过这类问题,但自从上了私塾爱心爆棚以后,我倒愿意多跟问这样问题的朋友聊聊创业。
想创业的人在考虑项目可行性时,定价、成本、税收、利润空间是财务预算的主要变量。定价是市场较为直观的数据,东西的定价不但与稀缺性有关,也与人们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习惯相关,如何在产品价值方面和营销与购买习惯的培养上建立差别化价值附加,提高竞争准入和行业壁垒,可以增加定价权并提高售价。成本的主要部分是经营场地租赁、工资和原材料及营销成本,依据主营业务的不同,创业者的启动资金的不同,这几块大的成本需要做出优先级别的提前规划。一个融资成功的企业之后选择的花钱项目,很大的决定企业后期的走势和幸存指数。税收是影响利润空间的重要指标,国家制定税法和调整税收政策是个复杂的动态过程,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税收政策及长期税收走势(长期某项税收是增加还是减少)是否有激励政策的出台,税收和法律环境是否稳定,都会影响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和再投资决策。
在完全市场里,投资人通过理性交易可以到达成本和效用的最佳配比。但就像完全市场中不具备任何可预期的盈利空间的悖论不会成真一样,现实市场从来不会完全理性,价格也不时刻反应价值说真话,这样就给信息不对成性带来的反脆弱的期权机会的存在带来了可能性。任何减少信息不对成性的商业活动都因为抹平了信任风险,而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和价值,从而具备了商业变现的可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不完全市场中通过交易实现利益做大化的博弈,在标的具备可交易的前提下,都属于经济道德允许的范围内,那么交易双方谁能更准确的预测对手下一步的决策,并提前为之准备并调整自己的战略,就会在商业幸存的路上走的更远。就像商业链条内的企业间合作,上游方售价即为下游方成本, 虽然最终都会以产品和服务的形式转移给消费者,但在企业间的交易博弈中,买卖双方仍期待达成自我的最大利益化。以营业场所的租赁成本为例,租金高低理论上由出租场所能得到最大收益为出租方的议价起点,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出租房并不考虑承租方由于经营能力的限制而无法达到理论上的最大收益,而承租方以自己的经营净利润空间作为底线由最低销售收入倒推房租的最大承受上线,这两者算法和数据的差异,最终会以对未来经济的心理预期、风险承担能力和同业竞争的变化情况,达成或无法达成交易。这时博弈能力和议价权的归属的差异就会凸显。
单位影响成本带来的销售收入增加的比率是影响税前净利率的主要变量,成功的产品营销可以很大程度影响企业的零售定价权。消费者分为价格敏感和价格不敏感两类,但这两类只指特定的消费行为并不指消费者人员分类,即根据不同产品和营销定位和手段,同一个消费者会在选购不同产品时表现出不同的对于零售价格的敏感程度。删选和界定消费敏感度有很多方法,可以人为制造消费阶层,形成阶层间的群体标识和隔绝感压力;可以通过生活方式设定规划不同产品所属的消费阶层从而建立最低价格地板等。成功的给企业及其产品带来良好外部效应的营销策略,会在销售业绩和顾客忠诚度,价格敏感度降低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外部奖励。
回到文章最初提出的创业问题的回答,我想能够按照上述的基本创业思维框架整体设计一个项目筛选索引,按照自己现阶段具有的资金总额,融资能力,成本控制,营销策略,是可以初期筛选掉大部分自己认为存在,但实际不存在的创业选项的。“投入少,收益高”的项目存在,是基于对于自己现有资源可以支撑的选项里的局部相对最优选择。我相信在进行了上述的初期筛选后仍具有可行性的项目,可以让提这类问题的朋友感到选项有限,可以集中思考力,细化下一步的可行性方案。
蚂蚁私塾八班 徐佩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