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李希贵老师就是从读他的这本书开始的,读完这本书可谓是感慨良多,其中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句盛行于传统教育中的“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结合我平时的教育教学行为,反观自己,我也在重复着类似的错误。
很多时候对学生们进行教育时,总是喜欢面向一个整体,单独进行教育的时候并不多。以前总觉得这样做省事,其实这样做存在一刀切的嫌疑,没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时候总觉得学生们的有些问题已经教育过,而效果却往往不理想,其原因就是学生们是形态各异的,而我却没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没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让我感触最大的,就是北京十一学校废除行政班制度,继而建立导师制度,给学生两百多门可供选择的课程。我认为在这种创新目前还不具有推广的价值,因为那是在北京。北京的学生面对高考的压力是非常小的,人数少,但是高校多,同时高校的招生向本地倾斜,所以,北京的学生大多数是很容易就考取一个河南省的考生费劲九牛二虎之力也难以考上的重点院校。甚至对于那些家庭条件好的学生而言,他们高中毕业后就会出国留学,根本就不需要通过高考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北京十一学校才有可能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这是大环境的影响。在高考录取制度不完善的前提下,如果这种做法拓而广之,对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大省份的考生而言,不见得就是一件好事,搞不好还会“天下大乱”。
“真正的教育需要面对真实的学生”,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如果学生表里不一,我们所获得信息往往是不真实的,是不准确的,我们据此所采取的教育措施,其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还有可能会事与愿违。为此,我们需要和学生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愿意在老师面前坦露自己的心声,开诚布公的和老师进行交流,这样方能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我们平时的管理唯恐掌握不住学生,怕他们犯错误,所以,班主任才会一直紧随着班级,有些甚至是全天候守候着学生,生怕他们出现什么乱子。其实,我们真的是掌握不住学生的,一直看着学生的好处就是让我们自己放心,但效果并不好。李希贵老师说,“放手管理才可以获得更多的教育机会”,这话可谓是真知灼见!学生是处于成长中的人,犯错误是难免的,何况学生的成长本身就是在不断的犯错和改错中实现的,你不让学生犯错误,其实就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他们的成长和进步。
学校是学生们进入社会的前站,或者说是准备阶段。学生在学校上学期间,因为他们接触社会的机会不多,因此,我们就应该告诉他们一些社会的现实情况,教给他们一些生存的技能和智慧,为他们未来进入社会做好铺垫。不能一味的只知道传授课本上的知识,因为有些课本上的知识不见得和现在社会的真实情况一致,在没有进入社会前就应该让他们不要对社会抱有太多的幻想,免得到时候难以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