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8.3日,面对爸爸指责女儿后,妈妈选择事后跟爸爸一起反省

这样的事,是否常有发生?表面上看,是为了孩子,其实是夫妻双方存在一种模式。如果你不去读懂这个模式,那就常会像机器一样,自动发生类似的事,下次可能不是因为舞蹈,可能因为写作业,睡觉,吃饭,穿衣服…其实核心问题是:当我被批评时,我的感受是什么?老公在这里是批评女儿,妻子听到的似乎是批评自己自我价值感一下子低了,或者感到不安了。


事后,我们是选择忽略,还是回想反省?


咨询师给家长心理营养

家长收到了心理营养,获得了能量。

原文:

上周六,老公去参加孩子的舞蹈课公开课,老师跟老公说孩子需要暑假多练习横竖叉,不然一个暑假练习的成果就会反弹回去,这是他后来跟我说的,但呈现过程比较激烈:他正做着饭,突然从厨房里冲出来,带着批评的口气跟女儿说,班上其他同学搬腿都可以靠着头了,你的腿离得还那么远,别人怎么怎么样,你怎么怎么样,女儿听了满脸的委屈,眼泪在打转,我听了也很气愤,跟老公怼起来:她本来就比较硬,也不停的在练习,你看她每天在练习倒立,已经进步很多了。为什么你都不看到她的进步表扬她,天天只知道批评?接着我们两个就开始互怼起来,后来我气愤的连饭也不吃了,感觉我是那个委屈的孩子哭了起来。

过后,我慢慢调整自己气消了一些,昨晚我们竟然不约而同的互相反省,老公说他那天说话的时候带着焦虑的情绪,说的话让我伤心了。我说我明白你对孩子的关注,也并非我所说的从未肯定孩子。

今日在看《非暴力沟通》时再次联想到这件事情,语言暴力的杀伤力真的不容小觑,阻断了我们正常沟通的渠道,也让我反思今后该如何学习和练习使用非暴力沟通。

我:太棒了,写完是怎样的感受?

家长:痛快

我:是的,写,一是释放了情绪,二是看到了进步成长点,三是把自己这台高级机器看懂了几分,顺便还懂了一点点他,这些本身就会让你很有成就感,产生了舒服的情绪,痛快就是证明[强]舒服的情绪点燃了生命力[强]。这就是在做滋养心灵的事。就如同身体吃了有营养的食物一样。能写出来,分享出来,本身就是在练习接纳自己的情绪,你老公的情绪。这就是心理营养的第一条。特别感动的是你俩一起反省。

不仅接纳了情绪,还接纳彼此没达到期待。

家长:哈哈,谢谢精彩点评,感觉又上升了一个新的境界[偷笑]。是的,能梳理自己的情绪走出来的是我

是的,敢于表达愤怒和伤心也是我

同时拥有这两个真好,而我拥有的远比这两个多更多。好有力量!张老师总是抱持接纳我们的情绪,这很了不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