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许久没听音乐,只顾着低头往前行,以至于都忘记了这个节目;
2、最近在B站听了经典神曲专辑,当情不自禁随音乐一起抖腿时,心情变得特别不错;
3、轻快、劲爆、抒情各种风格的旋律的确有感染力,有些歌词带着节奏,竟然还有力量,体验真棒;
4、回想起以前泡广图复盘时,耳机里的音乐就是舞台下的掌声,那个热血的青葱岁月……
5、下一步行动:
(1)把歌点起来——再建立自习、复盘时的音乐歌单;
(2)阅读时不应边听音乐边读书;
(3)把只听音乐抖腿的时间当成留白;
【二】
1、看到一段视频,采访年近80岁的游戏老玩家。从退休后老爷子就在家打主机游戏,真实的老肝帝;
2、老爷子肝完通关的游戏,还会写上个人体会和心得,一来当成记录,二来借阅给别人帮助通关;
3、二十年前就带外孙一起玩,通过游戏教给小青年很多道理:努力、试错、不放弃……
4、下一步行动:
(1)保持对兴趣的记录,因为这也是对不断练习的一种反馈;
(2)借鉴游戏通关的方式,试错、反馈、改进、再试错,持续到一定量即可找到有效方法;
(3)游戏心态才是纯粹的,留意这种态度以此降低自我人设的干扰;
【三】
1、快速完成一遍整书的框架梳理,建立思维导图,当知识点的关联突显后,获得一种清晰感;
2、这种明确整书知识点边界的做法,不仅加强了关联,也还减少模糊,十分方便记忆;
3、写书编教材,是通过提纲到整书,而学习和阅读是把整书再还原回提纲,并提炼知识点的逆向过程;
4、下一步行动:
(1)学习类或教材,要先梳理整书提纲、思维导图,明确知识点范围;
(2)从提纲框架中,要厘清知识点权重比例,分清重点内容;
(3)把学习和阅读,当成是梳理整书框架,再提炼精简知识点的过程;
(4)掌握的前提,要求用自己的话把知识点能简单表达出来;
【四】
1、经历女大学生问电脑的事情,虽然她在找办法,但其自身的真实想法更像“我想,但做不到”;
2、有想法不能执行,这个现象也是我经常在反思的,想起某位老哥折腾矿机,很佩服他的执行力;
3、其实这都是因为“误区定式”导致,人们会习惯的觉得事情太难做不到,基于这样的信念,看似后面还在努力,但实际结果多是半途而废;
4、而与此对应的另一种习惯却是:根本没想过“如果无法做到”,而是直接在思考“我应该如何做,怎么才能达到,把这变成现实”;
5、对应自己很多次折腾的成果,的确都没想过“太困难我做不到”,直接埋头苦干,经历绝望后升华,然后搞定;
6、下一步行动:
(1)有想法需要执行,一定要让自己跳过“太难做不好办、很麻烦困难多”的心理想法,有这想法基本干不成;
(2)执行前先拆解目标找实施方案,然后用已知信息动态修正执行方案;
(3)提醒自己把焦点放在“怎么做成”,而这其实就是“我想做成”的信念;
【五】
1、再次更换卸载软件,早在半年前就挑选过一次,当时虽也都下载比较过,但实际只在很短时间内对比,主要还是看大家评论来选择的;
2、这次发现些问题,再了有兴致,主动花时间反复安装、反复卸载测试,最终亲身体验得出新的答案;
3、测试发现HiBit功能更全,且全功能版免费也并没Pro区别,卸载算法仍在保持更新,Geek功能单一精简,且已有两年多未再更新。注册表的处理上HiBit除主键保留,其他子键和项全删除更彻底;
4、之前觉得麻烦,所以选择轻松不费事的方式,才参考大众的评论。实际大众也有很多人偷懒不自己测试,只跟风听信他人;
5、有感最终还是要躬身入局,按自己的要求尝试,才能明确“最好(合适)”的结果;
6、在Geek和HiBit对比中,看到很多人喊Geek好,但却说不出原因,明显一部分人也是为了省事,实际自己被误导,然后再把误导传递下去;
6、下一步行动:
(1)自己找答案,其乐无穷。依靠外界的答案,本意是为了节省,结果反而可能更浪费(便宜的反而是最贵的);
(2)乌合之众警告:不要尽信大众,别被比自己更懒的人带偏;
(3)咨询对象也有高低之分,能说出结论并不代表“真懂答案”,并且还可能是个错误结论;
【六】
1、参与到学生的创业交流中,现在的同学比曾经的自己成熟很多,但还是觉得有些人挺幼稚;
2、总会觉得“以前的自己”幼稚,有些画面太感同深受,甚至有些不敢正面面对,尴尬得不行;
3、触动最大的误区定式:只是“想要”但就是“不要”,好多同学大谈特谈,道理都正确可结果和过程却有些不太相符;
4、现在能明白,这些都是认知不够的体现,明明知道一些什么,但却无法去实行和贯彻,打心底就没有做好真正的“知道”,所以做不到“言出法随”;
5、下一步行动:
(1)不要再犯“喊口号一时爽,一直喊一直爽”的错误,首先要有明确目标和计划;
(2)拆分目标和计划,形成能短期反馈的节点,这可以有利贯彻,不至于因反馈周期过长而失去耐心;
(3)保持刻意练习的方式,在舒适圈外层推进,只停留在舒适圈是无用功;
【七】
1、与小朋友说“即时满足”,看到写出的是“及时满足”,虽然意思没太大区别,但也意识到交流沟通背后,十分重要的信息在传递时易有偏差;
2、思考:沟通中,只有具备相同知识背景,才有共同语言,听者才知道说者表达的是什么;
3、如果能站在对方的角度,以其自身的知识背景举例说明,这反而更具有“清晰、感受深”的效果;
4、写文章也是如此,偏门和过于专业,如没有明确解释说明,普通读者不易读懂,这在007写作时就有所体会;
5、下一步行动:
(1)举例说明时,最好能多想一步,要以对方能理解为前提;
(2)在对方更熟悉的领域比喻,说明深度更有效;
(3)教育、认知有落差的交流中更要注重,相同的背景知识,才易有共鸣,过于高深的东西反而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