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大家早上好,我是一名14岁男孩的妈妈,我叫张,来自杭州。
在养育孩子的道路上,一直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困扰着我们,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让孩子不挑食,如何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等,这就不得不说到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问题。
判断一种习惯的价值,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他是大习惯还是小习惯?是外部习惯还是内部习惯?是别人的习惯还是自己的习惯?
比如有两个孩子,一个按照家长的要求严格遵守作息时间,每天按时按点坐到书桌前开始写作业,心里想的却是,却是惦记着玩游戏,不时的走神心里痛恨作业,但也不敢离开书桌,另一个孩子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时间,有时间玩游戏,有时间做作业,或某一天时间来不及了作业做的很潦草,但是总的来说也能正常完成作业,在学习和玩耍中不断的调整自己,大体也能做到学习玩耍两不误,不用家长操心。
前者这种学习的习惯就是外部习惯,同时也是别人的习惯,一旦遇到外部控制不存在这个习惯就立刻消失,并且由于孩子的习惯没有形成,所以会出现失控的现象陷入糟糕的状态,我们的孩子在我们的控制下,他没有办法只好服从,可是我们能管孩子一辈子吗?等孩子上了高中甚至大学,我们还能跟着她吗?所以我们要培养孩子的内部习惯,他自己的习惯就像王博士所说的那样,要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人,而不是在父母严格的控制下,不玩手机或者不接触手机。
在这个案例中的后者,表面上看他的生活似乎不太有规律,有些混乱,习惯不好,事实上它形成了一个适合自己的内部习惯,这个习惯使得他鼓励对自己负责任,即使外部条件和环境有什么变化也基本适应,因为他养成了一个大习惯。
习惯对于一个人来说确实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明白我们正在培养孩子的是什么习惯,我们总是在不断的要求孩子要把书桌整理干净,要把饭碗吃干净,要先做作业再去玩,可是家长越指出越批评孩子从被迫无奈服从慢慢的变成了魔尊与对抗,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他表现出强烈的叛逆和反抗。
前几天我们吃完饭时孩子比较挑食,爸爸要求他吃一些蔬菜,越说孩子越不吃只吃白饭,爸爸说你只吃白饭就再去盛一碗饭,孩子说好,他吃完饭又拿了一个新碗,盛了一碗饭放在桌子上扬长而去,把他爸爸气得哭笑不得,幸好爸爸比较智慧,没有做到这个事情不放。
家长要求的好习惯,孩子小的时候,被迫无奈会服从,大一点了就会出现叛逆和反抗变成家庭矛盾,那么我们要怎么做呢?难道是放任孩子不管吗?当然不是一切培养习惯的行为都首先要顺应儿童的天性,让他们在愉悦中去慢慢开始形成。
1,我们不要把养成好习惯这句话挂在口头上,不要在细节上和孩子纠缠,家长对孩子要体恤一些,宽容一些,信任一些,也许他做的不好,又不过分指导和控制,让他有机会慢慢的练习和调整自己,反思自己前段时间和孩子一起制定了看电视和玩游戏的时间,孩子有时会没有做到准时结束,我这边就如临大敌,就想着要如何让孩子认识到错误,担心孩子有过一次破例,就会养成不好的习惯,把脸给孩子看,可见这是一个家长需要的习惯,我需要调整对待孩子的方式。
2,家长要从孩子所有的坏习惯中看到自己的坏习惯,然后加以改善,几乎所有的行为慢吞吞的背后都有一个火急火燎动作,麻利的家长,所以不爱吃饭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喜欢一首接着一勺往孩子嘴里喂的家长,所以不自觉学习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对作业和分数过分计较的家长,可见如果家长用有问题的习惯去对待孩子,孩子也只能发展出有问题的习惯。如果想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我们先要找找父母自己身上的坏习惯。
3,想要强化某个好习惯,要用正面和暗示的方法,杜绝批评和指责,就像黄博士常说的,要看到孩子身上的优点,把优点放大,时时挂在嘴边和亲戚朋友说,我家孩子学习都靠自己自动自发,我家孩子自控力很好,玩游戏从来不要我们催,他都能自己及时停止,当然我们所说的一定要是事实不能虚构,不然孩子会认为我们虚伪,有的家长说孩子做不到,那么我们就要靠我们的双眼用心去挖掘孩子的闪光点,让孩子从中体会到好习惯的乐趣,好习惯就开始成为他真正的一部分了。但还是出现一些马虎拖拉一些不太好的行为时,家长要给予宽容和理解一笑了之什么都不说,或者最多提醒一句,其实还是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只有用不焦虑和不蔑视的心态全然接纳,把信任还给孩子,他才能慢慢获得改善的力量,英国教育家斯宾赛说,让孩子感受到被爱被信任,奇迹不久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
4,家长要有始终统一的言行,尤其要做出榜样,身教少言传,在培养孩子好习惯的路上,家长最有作为的办法是做好示范,我们想让孩子积极上进,好好学习,父母就要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放下手机认真的去投入学习,我们的样子就是最好的榜样。
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表达关爱的方式,首先应该是尊重,而不是改造,一个生命影响另一个生命的过程,是要让孩子看到我们的生命状态。
父母终身学习,终身成长,让孩子看到我们努力的样子吧,今天的分享,到此就结束了,谢谢大家的聆听,感谢楼主的辛芭比的邀请,给我这样一次机会,让我完成这个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