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法则
从入门到精通某事,服从量变引发质变是默认的法则。正如苹果砸到牛顿的脑袋上,遵循万有引力。道理简单,但面对具体的选择时人常常犯糊涂。
例如许多人在提高写作能力方面,总是在追寻他人的写作技巧而疏于动笔。此时问题的症结在于忽视了默认的法则,而认为世间有一个捷径。实际上捷径也是建立在默认法则基础之上的。
默认的法则是”日用而不知”。例如网上有许多人分享学习外语的心得、技巧,这些方法往往都是有效的。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取得可见的进步,原因在于教的人忘了告诉学的人:学习的过程是需要花时间和精力持续投入的。
积累”量变”的过程是费劲的,进化的历程引导我们:费劲的事不做。在信息爆炸的社会,大部分无法进步的情况不是因为没有方法而是忽视了积累量变的重要性。
想要写出优秀文章,就是需要先写出大量垃圾文章。在忽视了默认规则时,人很容易因为一件小事而否定自己。似乎没有一个一帆风顺的开始,就证明才能的欠缺。这是自由选择时的一大误解。
与其苦于自己不得法,不如先审视自己是否忽略了法则。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单纯”数量”的积累并不能保证质变的发生。将一件事情无脑的重复一辈子,并不能从中获取到超常的成功。例如每天在工厂拧螺丝,无论如何简单的重复这个动作也是不能成为工程师的。
量变的积累不是简单的无脑重复,积累的过程是在探索不同的可能性。不能探索不同可能性的量变没有发生质变的潜力。
有创造性的积累量变
积累量变的过程需要思考如何提升每一次的积累效果,即对量变的过程进行改良。改良需要引入更多的知识和实践,本质上量变是在积累这些知识和实践。
现实世界是复杂而庞大的,各部分之间有着千丝完缕的联系,甚至形成复杂的混沌系统。理论的推导可以帮助人不错的过于离谱,但是最终情况如何需要现实的检验。量变的过程是在这样的复杂系统中,提升熟练度,有条理的排除错误答案,获取到正确答案。
不能被动的等待质变的发生,人非常容易适应状况,熟悉的状况不能带给人新的认知。没有新的知识,就没有在积累量变。
意外引发质变
量变的过程可能始终不能进入到质变,此时需要寻找意外。量变在不断探索,增强成功的可能性。不过有时质变欠缺的可能是完全与量变无关的因素,所以需要加入意外的知识或信息。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积累量变的过程中也需要将视野拉开,提高质变发生的概率。
鸡汤的心理麻痹
需要警惕的是单纯提倡”重复重复再重复”的鸡汤,简单的重复起不到积累量变的作用,却能给人以心理麻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