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几(jī):轻微,婉转
谏:提意见
劳:劳心,担忧
孔子说:“父母有错时,你要好言相劝,如果他们听不进去,那也要尊重他们,并且任劳任怨。”
一,保持长幼有序。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就是辈分,辈分在任何情况下不能乱。不能因为低一辈的人能力提升了,实力增强了,就反过去约束管教高一辈的人,如果是这样就叫做犯上作乱。在国家大事上出现这样的状况,国家就会陷于混乱当中,战乱将起;在家庭中出现这样的状况,家庭就会陷入混乱当中。
韦恩戴尔博士在《如何成为跨越极限之人》说,给你责任的人,同时也给你了权利。这句话反过来说,(你剥夺了他人的权利,同时也剥夺了他的责任)就适用于我们正在讨论的事情。当你剥夺了父母作为长辈的权利,那么同时也剥夺了他们理性思考的责任,他们的行为会越来越偏向于孩子,因为父母的位置被更加强势的你占了,他们只有另外去寻找一个位置。
所以,为了保持家庭的和睦,不论父母多大的年纪,他们的经济状况如何,身体状况如何,父母始终要在父母的位置,孩子始终要在孩子的位置。我们要懂得尊重父母。
二,独立思考,不要对父母言听计从。
保持各自的家庭位置,并不等于是上下级的关系,并不要求做晚辈的对父母言听计从。我们和父母至少也要相差20岁,放在古代,社会环境也会有相当大的改变,更何况是当今社会,父母的生活阅历对我们的借鉴是有限的,所以在我们面对现实中的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审时度势,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判断,不要盲目跟随父母的判断。
当父母的行为不符合实际情况时,我们也要给出一定的建议。但是要把握好尺度,孔子说的是“几谏”,不是“死谏”。不论多大的事情,都比不过我们和父母之间的情意重要,所以,当父母不听从我们的建议时,我们要懂得退让。没有必要为了一件事,和父母大吵大闹。而且,我们应该反思一下,是不是我们的沟通方式有问题,为什么没有说服父母呢?
三,结果好不要过于欣喜,结果不好也不要抱怨。
父母听从了我们的建议,但是,你又怎么知道父母是被我们说服了,还是想要照顾我们的感受,故意顺我们的意呢?所以,即便是我们把父母照顾好了,他们事事都愿意听我们的,也未必表示我们的能力强,或许是父母善解人意呢?永远不要过于高估自己。
抱怨就像是刺猬身上的刺一样,会让人远离我们,更加不愿意仔细倾听我们的话,所以,如果父母不愿意听从我们的建议,我们首先应该反思一下,我们是不是没有明白父母真正的需求是什么,是不是没有用合适的语言表述清楚我们的想法。
以上,就是关于本篇如何与父母相处的思考。
回顾一下,“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