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们益店镇往岐山县城走,会经过一座桥,它的名字叫鲁班桥,关于这作桥还有一段传奇故事。
鲁班桥是一个神秘有趣的地方,据说其得名与能工巧匠鲁班爷有关,乡下人总把鲁班尊称为爷,以示敬重。传说很久以前,鲁班云游到岐山县城东六公里外的一道深沟,突然被一条从北往南奔流的湍急溪水拦住了去路,于是他便在此修建起一座单孔石拱桥。石桥修好不久,有一位神仙骑着毛驴经过,谁知驴蹄一踏上桥面,桥便晃动起来。眼看石拱桥要被压塌,鲁班着急了,他飞奔到桥下,一下子用肩膀扛住了桥基。于是,石桥的重量全部压在了他的肩上。鲁班不觉咬紧牙关,闭起左眼。从此以后,木匠干活时,特别是用墨斗甩线和端详木材时,便习惯性地闭起了左眼。
鲁班,姓公输,名般。⼤约⽣于周敬王⼗三年(公元前507年),卒于周贞定王⼆⼗五年(公元前444年),⽣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出⾝于世代⼯匠的家庭,从⼩就跟随家⾥⼈参加过许多⼟⽊建筑⼯程劳动,逐渐掌握了⽣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出色的发明家,两千多年以来,他的名字和有关他的故事,一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我国的土木工匠们都尊称他为祖师。
鲁班发明出许多实用的工具,直到几千年后的今天,人们还在使用鲁班的发明,例如锯子、 钻、 刨子、 铲子、 曲尺,划线用的墨斗。这些都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据说鲁班善于观察,并且喜欢对事物进行各种研究,他的大部分发明是受到大自然的启发所得到的灵感
发明锯
木匠用的锯子,传说是鲁班发明的。原来没有锯,木工都是用斧子砍木头。有一次,鲁班在山上做工,忽然手上被什么东西划了个口子,鲜血直流。他一找,原来是一棵丝茅草,丝茅草上长着许多硬而尖的小齿,人的皮肉被它一划就破了。鲁班由此受到了启发:如果用金属做成带齿的长条,不是能把木头锯开吗?于是,鲁班发明制造了金属的锯子。(根据考古材料,我国原始社会就有了带齿的蚌镰,商代已有了小铜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