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文言词语,借助注释,自译课文。
2.能力目标:感受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精神内涵。
3.情感目标:领会庄子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积累文言词语,借助注释,自译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说起好朋友的典范,你会想到谁?(伯牙与钟子期,廉颇与蔺相如…………)
在我们中国的历史上,还有这样一对好朋友,他们,一位是道家的一代宗师,一位是名家的大腕人物;一位穷得叮当响,一位是贵为相国;一位视名利如敝屣,一位却汲汲于富贵;一位喜欢深居简出,一位则不甘寂寞。
庄子的老婆死了,惠子特地跑到庄子家吊唁。到了庄子家,一瞧,他傻眼了。只见庄子坐在老婆遗体的边上,敲着盆子,哼着小曲,好像还很开心。
惠施说:“你咋能这样呢?人家死了亲人哭得死去活来。你倒是好,不哭也就罢了,还敲着盆子,哼着小曲,太过分了吧!”
庄子回答说:“我老婆来到这个世界之前,她是虚无的,是‘死’的;她现在走了,只不过又回归死亡。生死有命,这是自然的大道,何必大惊小怪呢?”
两人的出身与个性如此的不同,惠子不懂庄子,那么,他们友谊的基础是什么呢?
说来奇怪,那就是辩论。
当庄子经过惠子的墓地时,内心不免涌出一股伤感之情,他说:“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今天让我们来学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了解他俩辩论的小故事。
[if !supportLists]二、[endif]读顺——读准字音,读书节奏。
根据微课——读顺《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自主预习,熟读本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háo)梁之上。庄子曰:“鯈(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三、三、读懂——结合课下注意翻译课文
[if !supportLists]1、[endif]三名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
[if !supportLists]2、[endif]三名同学分角色演绎课文。
四、读好
1.演读课文。
提高要求,请我们班的同学用现代汉语把当年庄子惠子的对话场景重新演绎一下。读出人物语气情感。
师:庄子与惠子在濠水滨上游玩,庄子说:“鲦鱼进进出出,游玩得这么从容,这真是鱼儿的快乐呀!”请学生续老师的表演往下演绎。
2.思考探究
(1)你认为在这场辩论中谁才占据了上风呢?
从逻辑上看,是惠子占了上风。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而这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
从形式上说,是庄子占了上风。因为惠子没有话可以用来反驳了。
(2)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庄子为什么非常固执地认为鱼儿是快乐的?你觉得这么说有没有道理?
境由心生。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境由心生:意思是,人们眼中景物的好坏,与人的心情的好坏有很大的关系。
庄子为什么非常固执地认为鱼儿是快乐的?这和庄子超然的思想境界有关。因为庄子心境旷达,视荣华富贵如粪土,他有着高雅的生活情趣。所以他本来就是崇尚自然的,本来就是快乐的,所以他觉得鱼也很快乐。他站在自己的角度看这个问题。庄子觉得天地与我同乐,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我游濠上而乐,则知鱼游濠下亦乐也。——清宣颖
一个歌咏自然的人,用自己的心感悟自然看见了一支花,觉得花能解语,遇着了一只鸟,觉得鸟亦知情——美学大师宗白华。
由清宣颖及现代作家宗白华读庄子的评论来启示学生“移情现象”。这种现象还体现在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诗歌中?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自闲。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李清照《怨王孙》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辛弃疾《贺新郎》
作者把感情投射在物象上,正如王国维说:“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这是天人合一的美学境界。
过渡:庄子和惠子其实是在两条思路上考虑问题。惠子一直想要用逻辑来推理,而庄子想跟惠子说没有什么逻辑可言,因为我快乐,我就觉得鱼快乐,因为我的心灵和自然相通。
五、归纳
1.本文是一篇寓言,下面我们来说一说本文的寓意。
本文通过记叙庄子与惠子围绕着“鱼之乐”而展开的辩论,表现了庄子机智、巧妙的辩论风格,也表现了庄子“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
2.艺术特色探究
(1)精彩的论辩艺术。
通篇采用对话的形式,两人一句接着一句,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把这场辩论深化,显示了精彩的论辩艺术。
(2)笔法轻松,充满机智和幽默。
围绕庄子是否知道“鱼之乐”的辩论,本是深奥的逻辑问题,但文章用轻松、闲适的笔调描述辩论过程,二人语言不乏幽默,令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
六、课堂小结
看来我们的感受的和北师大教授于丹老师的感受是一样的她曾经在《庄子心得》一书中这样说道:
“庄子对我来说,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活法,圣贤能让我们活得更通透。”
在今天高楼林立田园风光渐离我们视线的时代,让我们呼唤庄子精神的回归,用从容、洒脱、自由、快乐的心去发现生活中的美,让生活多一些诗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