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使用“思维”,思维它不可能成长。因此一个人一辈子做一份工作,可是永远就这个水平,因为你只使用脑袋。
从“体验”出发的人就不一样。体验意味着你和事物建立了真实的关系。真实关系是可以成长的。所以用体验做事的人,他的成长曲线是上升得有点陡峭的。
他会出现不可思议的指数性的成长。逐渐你会发现,通过体验做事的人,时间会成为他的朋友且越老越值钱。
所以凡事做得好的人都是有感觉的。打球人有手感、音乐家有乐感、码字人有文字感、谈恋爱的人也是有感觉的,没有感觉的时候,我们与这个事物没有建立关系。
看一个人才有没有未来,可不可能成为顶尖高手,首先一个前提,他做事的时候有没有感觉。若有,接下去继续做就会出现第二个品质“热爱”。
热爱意味着与事物建立了深度关系。有深度关系就会出现“心流”现象。心流即生命力在持续流动,此时人会感觉无比愉悦,精神生命出现了。
人与人之间根本性的区别是有无“心流”体验,因为心流能扭曲时间,时间能成为朋友。蔡志忠先生画画可持续几十个小时,不眠不休浑然忘我,世界闪闪发光熠熠生辉。蔡先生跪着感恩这个世界如此之美。
能力只是深度关系的副产品。从体验出发尊重自己的感受,就会出现你做的选择符合你的能力结构、人格特征,用体验、感觉做事的人都会走捷径。
体验是真实事件,摸着杯子、有了感觉,那就是触觉体验是真实而丰满的。思维是体验世界的符号系统、是镜像,是虚的,但是它清晰、有序、可控。
明白了很多道理依然没法过好这一生。头脑中很多道理,但是要真实地在生活中活出来,距离还差得远呢!
以上是听了武志红老师的采访,写点东西。自己还不是很清晰,但是隐隐觉得很有道理。写着写着似乎又到了“知行合一”这个主题。
“知”就是大脑认知,“行”即把知道的对应行为做出来,一致便是知行合一。学习上我们称之为知识和技能,知识转化为技能需要花很大功夫。
开着汽车,明知道该踩刹车,却踩了油门,你们仍然觉得是慌张的缘故吗?
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