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浮躁的世界中,我们需要一些时间,停下来,去认真地思考人生的意义。
时间匆匆,日日年年不停地交替,我们的人生在时间的纬度里,就如同播放器中放映的影片,如果只把那些精彩的、有意义的情节串联起来,多的可能会像一部电视连续剧,少的恐怕也就只有一部电影、几个小时而已。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有一次,我陪4岁的小侄子搭积木,他说要搭一个好高好高的大楼。
我问他:为什么要搭一座那么高的楼啊?
小侄子说:因为,可以让很多人住在里面。
我说:哦!那你长大了是想当一名建筑师~
小侄子搭着积木说:嗯~
我说:那等你把楼盖完了,那就可以卖很多很多钱啦~你说说,你打算卖多少钱啊?
小侄子继续搭着积木并没有回复我的问题。
我以为他是在思考,于是,我又问了他一次:跟我说说嘛~你觉得你的楼房能卖多少钱?我帮你一起搭,你打算分给我多少钱啊?
小侄子还是没有看我,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楼盖好了,就是给人住的~
我当时第一反应是,这傻小子怎么这么没有经济头脑,长大以后怎么赚钱营生?!可当我看着他把一块一块的积木越垒越高,当时他小脸上那认真的表情却在我的心里重重地撞击了一下:是啊~房子盖好后本身就是用来给人们住的,这才是它的本质啊!是从何时开始,我们大人的思维开始变得这么物质?又是从何时开始,我们对事物的认知竟然这样与金钱利益死死地勾连在一起的?!财富名利这些真的就是唯一值得我们去追求的吗?如果不是,那么我们到底应该用这一生的时间去追求什么?
沉浸在浮躁的环境里,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深深地陷入了追逐财色名食睡的欲念沼泽中,这里充满了贪嗔痴三种毒物。我们就在沦陷的过程中被贪嗔痴三种剧毒所侵害,而且毒正在慢慢地深入骨髓。中了这三种毒的表象会随着外部所缘境的变化而变化,当在顺境时,会让中毒的人若痴若狂,忘乎所以;当逆境到来时,又会让人痛苦不堪,生不如死。
所以,在这样一个充满浮躁的世界中,不论是我们处在人生的辉煌时刻,还是在我们深陷迷茫、被撞的灰头土脸的时候,我们真的需要一些时间,停下来,去认真地思考思考人生的终极意义。人也只有在停下来的时候,才能更好的思考。
“心灵的灯,在寂静中闪亮,在热闹中熄灭”——冰心
二、如果你不知道去哪里,那么所有的路都没有意义。
“爱丽丝梦游仙境”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爱丽丝在仙境中迷了路,不知道该往哪里走。这时柴郡猫出现了,于是爱丽丝问柴郡猫:请告诉我该走哪条路?
柴郡猫:那要看你想去哪里?
爱丽丝:我也不知道去哪里。
柴郡猫:如果你都不知道去哪里,那么选择哪一条路都没有意义。
每个人在其一生当中都将面临无数的选择,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想要抵达的目的地,那么,所有的选择其实都没有意义。那样的人生就像浮萍一样,随波逐流,沉浮皆不能自主;但是,如果你的目的地只是追求财色名食睡等身外之物,那么这一系列的选择又都将变成一次次的赌博,得失成败皆飘忽不定,而你的幸福感、你生命的意义也都将被抵押在这一场场的赌局之中。
佛说,六道之中,只有人道有苦有乐,也只有人道能知苦知乐,因此,六道中人道最适合修行。知苦,便会对乐充满向往,知乐,便会对苦生出厌离,在知苦知乐中,人们便会希求能离苦得乐,而想要究竟的离苦得乐就需要修习智慧,通过习得的智慧来指引我们选择正确的人生之路,这样,我们才能走好、走对这一生的旅程,成就生命真正的意义与价值。
想要习得真实不虚的智慧,势必须要我们做出一定的取舍,舍掉那些牵绊我们、阻碍我们获得解脱的身外之物。只有身清静了,心才能清净,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动机至善,私心了无”——这是日本经营之神稻盛和夫先生所说的他的经营管理智慧,这也是他在企业管理中所做的每一次决定的核心宗旨。
三、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相传,曾在四川省的一处偏远之地有这样的两位和尚,一位很贫穷,而另一位则很有钱。
这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咱们一起去一趟南海礼佛,你觉得怎么样?
富和尚说:好啊!你打算怎么去呢?
穷和尚说:只需要一身僧衣、一只饭钵就可以了啊!
富和尚听后嘲笑地说:“你确定?你知道去南海的路有多遥远吗?!就你这样身无分文的也是说去就能去的?告诉你吧,我很多年以前就在为去南海而筹备资财了,到现在连我都还没有攒够钱帛,你还想要仅凭一个饭钵就要去南海?根本不可能!”
穷和尚觉得多说无益,便不再言语。
经年之后,穷和尚从南海返回,身上仍只是一身僧衣,一个饭钵。当他再次见到富和尚,便欣喜地将这一路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悟所成分享给富和尚听。富和尚听后十分惭愧,后来,穷和尚成了一名德高望重的高僧。
千里之遥始于足下!险阻重重的一段路程,有钱的和尚筹备了许多年都没能办到,而穷和尚却在一年内仅凭一身衣服、一个饭钵就办到了,而且在过程中收获满满,关键靠的就是一个正确的目标,一条明智的道路,再加上一份坚定的信念,一颗真挚的诚心,一串坚毅的步伐,拥有这五样东西,再多的艰难险阻也都将成为进步提升的砥砺,成为修行练心的助缘,成为到达彼岸的舟乘。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