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纱》是英国现实主义大师毛姆写的一部剖析人性的经典名作,值得每个女孩细细阅读。
看到有句话说,你的认知,基本上就是你周围的六个人的平均值。
想起《面纱》中的女主凯蒂,有一种强烈的感受:我们和什么人在一起,真的太重要了。
凯蒂从小受母亲的熏陶,养成了贪慕虚荣,一心想攀高枝的女子。
她的母亲工于心计,雄心勃勃,但在当时的社会,她只有通过不停地敲打丈夫,让他获得成功,自己才能有出头之日。
她十分强势,总是迫使丈夫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若他不配合,她可以一直唠叨,让他不得安生。
当然母亲自己也很努力---她广交能用得上的朋友,巴结能给她丈夫提供帮助的人,讨好丈夫的上司及妻子,极尽谄媚逢迎之事。
可就算这样,刻苦勤奋的丈夫在仕途上却一直不愠不火,达不到母亲想要的高度。
现实生活中,经常看听到一些女人抱怨现在生活的不如意,埋怨自己的老公没本事,觉得自己当初“瞎了眼”怎么会看上他,嫁给他。但是却很少看到她们主动改变自己,去争取自己想要的生活。
凯蒂的母亲知道丈夫无法帮她实现出人头地的日子后,把希望转移到了女儿身上。特别是小女儿凯蒂,从小就是个美人胚子,她一步入社交界,便惊艳四座。
柳眉杏眼,冰肌玉肤,天性活泼可爱,还乐于取悦他人。母亲在她身上倾注了所有的“爱”,想让她嫁给一个有辉煌地位的人。
对母亲的野心心知肚明,母亲的野心完全符合她本人的意愿。
在这样的家庭长大,凯蒂少女时代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利用自己的美貌寻得一个如意郎君。
可现实往往不尽人意。凯蒂最后嫁给了自己完全不爱的沃尔特,后来又发生了外遇汤森的事。
贪慕虚荣的性格让她尝到了苦果,让自己陷入了痛苦之中。
沃尔特带凯蒂到湄潭府,是工作,也是对凯蒂无声的惩罚。
可是凯蒂在这里,遇到了一群改变她的人。
她看到,修道院的修女们用心地照顾着孤儿院的孩子,视如己出,孩子们也对她们产生了巨大的依赖。
特别是院长嬷嬷,出身于名门望族,却选择了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把自己的一生无私奉献给了信仰,救死扶伤帮助他人。
院长说自己舍弃的是微不足道,毫无价值的生活,但因为她热爱自己的工作,从中享受到了无边的幸福。
凯蒂被感动了,也被影响着,她停止了无纠止的胡思乱想,也加入了修道院的工作中,帮忙照顾孩子,相处下来,孩子们都很喜欢她。
凯蒂把自己从人生的低谷里拽了出来,渐渐地对未来产生了新的勇气,她像一个水手,对着新生活的大海扬帆起航。
王家卫说,人的一生是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的过程。
我们的一生,都是在不断地和自己和解,让自己获得内心的安宁。
如果在一个环境待得太久,过得不如意,不妨出去走走,换个地方,换种心情。
或者给自己换个朋友圈,若感觉身边人都能量不足,那就从线上找,现在网络那么方便,我们可以去靠近那些高能量的,自己也想成为的那种人。
或许,一种新的生活就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