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史书上一直歌颂文成公主入藏下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千秋伟业。
史书记载大唐王朝让文成公主入藏是对吐蕃的特别恩典,更是显示了中原文明威加四海的风范。
可是传说有多动人,现实就有多残忍!
文成公主进藏并不是为了显示大唐的荣耀,而是被逼无奈与吐蕃的和亲牺牲品。
公元634年(贞观八年),松赞干布遣使者来到了长安,希望与大唐的公主和亲,并借此与中原加强往来,从而获取政治、贸易等多方面的利益。
不过,此时的唐太宗瞧不起吐蕃这个蛮夷之邦,于是断然拒绝了松赞干布的和亲请求。
松赞干布听到之后,勃然大怒,出兵痛打了受大唐庇护的吐谷浑。
吐谷浑向大唐王朝求救,大唐王朝却无力回天。
最后吐谷浑大败,连国王都躲了起来……
唐太宗李世民对此不闻不问,当作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但是松赞干布不肯善罢甘休,他要唐太宗知道自己的厉害。
隔了4年之后,松赞干布又指挥军队攻入大唐的领土,并且扬言说一一
“如果唐朝不送出公主,就要进行强掳政治。”
唐太宗面对凶悍的松赞干布,仍然没有任何妥协,他非但没有送出公主,反而紧急从各地抽调军队,又征发东突厥和铁勒各部,集结大军前去救援。
不料,这战唐军大败而归,颜面无存。
此后,松赞干布一直不断地袭扰唐朝边境,大唐军队屡战屡败,惨不忍睹。
公元640年10月,松赞干布又遣使者前往长安求亲,并以此为条件与大唐议和。
唐太宗尽管心里十分的反感,但介迫于形势逼人,最终也不得不做出退让,将文成公主乖乖送出。
在这里我们得出一个结论,文成公主进藏不是显示荣耀,而是因为大唐兵败,逼不得已才下嫁松赞干布的。
因为打不过人家,献上本国的女人,这样的和亲,无异于屈辱求生。
大唐的君主与史官自然感到面上无光,于是史官们便竭力淡化这场和亲的“屈辱性”,大肆鼓吹文成公主入藏后的地位和影响。
史官们虚构这段历史就是为了营造出大唐公主在番邦地位尊崇、众蛮夷皆景仰拜服的假象。
这段虚假历史就这样被历代的史官们,心照不宣地沿用至今。
文成公主并不是唐太宗的亲生女儿,她只是唐王朝李氏宗亲的女孩子。
历来和亲的公主极少有皇帝的亲生女儿,大多数都是宗族女孩与宫女冒充的。
唐太宗李世民收了一个李氏宗亲的女孩为义女,册封她为文成公主,让她远赴藏族吐蕃,完成和亲的任务。
文成公主这个时候只是一个小女孩,她当然舍不得离开自己的父母和故乡。
可是,自古君命不可违,文成公主只能答应入藏。
因为国家战败而入藏的文成公主能有什么幸福可言?
文成公主入藏多年,无子无宠,地位平庸,无人问津。
可怜千娇百媚的大唐公主在吐蕃什么都不是,文成公主平日如丫鬟般地伺候松赞干布的饮食起居,不敢有丝毫怨言。
文成公主在吐蕃根本不是那个高高在上、雍容高贵、深受吐蕃人敬的王妃,她的一生其实十分地不幸。
孤独寂寞的文成文主在遥远的番邦生活了40年,松赞干布在文成公主进藏9年后就逝世了。
从此以后,文成公主在吐蕃守了31年的寡,她的青春年华都埋没在了雪域高原。
文成公主日夜思念大唐,想思父母,怀念过去,可是她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这一生再也无法回到亲人的怀抱了。
吐蕃远离大唐的都城长安,生活习惯大不相同,娇生惯养的文成公主不习惯,也只能尽量去适应环境,因为她没有别的路可以走了。
松文成公主入藏的时候,年事已高的松赞干布共有6个有名分的女人,还有无数没有名分的美人,文成公主只是众多女人中最普通的一个,她并没有得到任何的特殊待遇。
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9年,这对夫妻正真只相处了3年。
文成公主在吐蕃大部分的时间被冷落,被遗忘,这和打入冷宫没什么两样。
虽然文成公主当时的陪嫁异常丰厚,不仅有大量财物,还有大批工匠,给吐蕃引入了先进的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
但是据敦煌文书的记载来看,吐蕃人把这些视作唐朝畏惧吐蕃兵威前来乞和的贡物,由此也能看出唐太宗曾用女人、财物换和平是不争的事实。
其实松赞干布最宠爱的女人是尼泊尔的尺尊公主,他为了这个女人不惜耗费巨资,修建大昭寺,将尺尊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供奉在诗中。
来自大唐的文成公主虽然也带来了佛家至宝,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松赞干布却只为她修了一座规模远逊大昭寺的小昭寺来安置。
文成公主与尼泊尔公主在吐蕃的地位差距可见一斑。
后来,大唐的金城公主入藏成为了吐蕃国主的正妻,吐蕃这才将两座佛像互换,一直持续至今。
文成公主进藏是逼不得已的选择,却被历学家吹成了莫大的荣耀,这真是天下最大的悲哀与不幸。
历史像面哈哈镜,什么样的镜子,照出什么的人。
文成公主一生的孤苦无依,换来了史学家一辈子的吹嘘。
风儿轻轻地吹过,吹落了一地鸡毛。
作者简介一一婉儿(婉㚥):一个喜欢读书,痴迷历史的女子,爱写文章的小女子。什么是好文章,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写文章就是写自己想说的话,想写的事。这就是我,一个尘世中的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