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一开篇是“三纲八目”——三个纲领,八个条目。这句话讲的是“三纲”,就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而“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先来讲“三纲”的第一纲“明明德”。
明明德就是自新,自新之后呢,中就要带动别人,带动全国人民自新,这就是修齐治平的逻辑了。修身,是明明德,日日自新;齐家,是新一家人;治国,是新一国之人;平天下,是新全天下之人。
心底无私天地宽,你的私越少,天地就越宽。
止于至善,主要就是没有私心。
止定静安虑得”的重心在哪儿呢?不知止,是我们常见的毛病;静不下来,心不安,是常有的状态。而解决的重心就在中间这个“定”字,要志有定向。
学习是一种行动反射,博学、慎思、审问、明辨、笃行,最终是行动。没有行动,博学、慎思、审问、明辨都等于零。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决定性的朝代,决定了中国和中国人的朝代。
朱熹的格物致知的:“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王阳明提出了他对格物致知的解释。知,不是知识,而是知善恶,要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格,是个格子,是个善的标准,那事物一来,我就拿这个善的格子去框它,对得上就是善,对不上就是恶,要匡正匡正。
孔子说过:“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好色是一点也没有自欺,好德就难免自欺了,有的地方不是真心地去喜好。
什么是诚意?诚意就是不自欺。这话振聋发聩。人若欺人,必先自欺。所谓自欺欺人,就是把自己骗过了,然后就可以脸不红心不跳地去骗别人。
恶是掩盖不了的,善是装不出来的,掩恶诈善是做不到的,因为你有一颗不好的心在里面,就自然会有不好的行迹露在外面。反过来,你有一颗诚意善良的心在腔子里面,就自然会有善良亲和的气质在外面。这心在什么时候修呢?就在自己独处的时候修。所以君子一定要慎独。
这个地方要仔细体会,代入自己,切己体察,事上琢磨。就去体会这个“慎其独→诚于中→形于外”的逻辑和修身心法。
这就是慎独的理念,不要求别人,只要求自己。别人咱们管不了,只有咱们自己管住自己。
修这个正心,主要是管理自己的情绪。《中庸》里讲致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情绪该发出来就发出来,该发到什么程度就发到什么程度,无过不及,不要过分,也不要压抑自己,总之每次都处理干净,不留于中,还心体一面明镜。
如果人不知命,那他一举一动的原则,都是趋利避害。见害必避,见利必趋,就没有志向和原则,为利欲所牵引,为害怕而躲避,他的未来往哪儿去,他自己都不知道,他怎么能成为君子呢?这就是心不正。
欲齐家者,必先修其身,如果身不修,则情有所偏,事皆任意。要想感化一家人,使其无论大事小情,都在情理之中,而没有参差不齐者,那是断无此理。
人情之陷于偏颇,就是这样。喜欢一个人,就觉得他样样都是好的,就是他有不善的地方,也看不见了。讨厌一个人,就觉得他样样都是坏的,就是他有好的地方,也视而不见了。能够对自己喜欢的人,还能看见他的恶;对自己厌恶的人,还能看见他的好,始终保持至公至明,这样的人太少了!
修身齐家,在家为人父母,在国为民之父母。你要带领他们,驱使他们,自己心里就要持一个“父母心”去做。儒家思想,是齐家治国,先家后国,以国为家,以国人为家人,强调领导者要有父母心。
领导者要有父母心,这是儒家最重要的思想之一。
无论你是任何职业、社会分工,每个工作都是一个专业知识工作,专业就是权力,对顾客就有一定的主宰性。选择前是顾客主宰你,选择后,你就一定程度主宰了顾客。你承担了责任,用父母心去做,就是最高的职业道德,也是成功的秘诀。
这里又提出了儒家一个重要的价值观——恕道。
恕,上面一个如,下面一个心,就是如心,就是同理心,就是将心比心,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推己及人,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就先做到;希望别人怎样,自己就先怎样。
二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不希望别人对你做的,就不要对别人做
为什么治国必先齐家,因为只有我们能成为家族的榜样,我们的所作所为能影响父子兄弟,让他们乐意效法,我们才有可能让天下人效法。如果在家里都没威信,家人都不信服你,你如何服一国之人?
絜是度量,矩是尺子。絜矩之道,就是规范、示范,就是你要别人怎么做,你就自己先怎么做。
第二层意思是,你希望他人怎么对你,你就怎么对人;
朱熹说:如果我不希望我的上级对我无礼,那我就以此来量度我下级的心思,也不敢粗暴地驱使下级。如果我不希望我的下级对我不忠心,我也以此来度量我上级的心思,必不敢对他不忠。至于前后左右的人,都是这样,所以我要把握的原则很简单,而所能推及的范围很广阔,这就是平天下的要道!
这里有两条要反复强调一下:
第一条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不是一一相互对应的,而是一个标准对所有人
在报恩上,是要感恩,而不要报恩。
第二条呢,是在“仁义”这个问题上,不要太自信,以为自己多么仁义。
中庸
从率性(遵守规则)到尽性,就是中庸之道,
修道之谓教。张居正讲解说:性、道虽然都相同,但是,人的气禀有差异,就是我们前面讲的,人秉气而生,但各人所得的气清浊不一样,再加上“性相近,习相远”,后天习染,也容易学坏,所以不能尽率其性。于是呢,圣人就因其当行之道,给大家定规矩,以为法于天下,节之以礼,和之以乐,齐之以政,禁之以刑,使人皆遵道而行,以复其性。
率性而为是无拘无束的,但这是“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无拘无束,是守规矩,却不觉得规矩让自己不舒服的无拘无束。
所以,知天命者,方能率性而为;不知天命者,需循规蹈矩。圣人立天性以为规矩,率性而为,就是循规蹈矩。
朱熹注解说:道,是万事万物、日用常行当行之理,无物不有,无时不然,所以一刻也不能离。
慎独是儒家重要的价值观。简单地说,就是人前人后一个样,
修为到了,就不用随时戒慎恐惧不放松,而是在最放松的时候,也合乎大道,不勉而中,从心所欲不逾矩。
儒家的观念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我管不了别人,但管得了自己。管不了别人也不可怕,可怕的是管不住自己。
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
大智慧就是“无我”,就是不追求“自己的东西”。学谁就是学谁,不要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因为变成自己的东西,就忍不住要上去改一改,这一改,就毫厘千里、面目全非了。
舍其易者而不行,究其难者以为学。”
忠是中人之心,心里装着对方。诚是不自欺,因为欺人必先自欺,正所谓“自欺欺人”是也。不自欺,就自然有诚意,不欺人。
所以儒家的仁,就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忠道。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孔子之道,就是忠恕之道,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儒家思想的基本原理,就是将心比心。
《中庸》这本书,就是要人至诚,最后总结到天下之至诚。至诚无息,以实心体实理,以实功图实效。
《中庸》这本书,就是要人至诚,最后总结到天下之至诚。至诚无息,以实心体实理,以实功图实效。此章借鬼神之道来说明这个道理。因为天下最幽微不可见闻的,就是鬼神,而鬼神其实是不可掩盖的,所谓头顶三尺有神明,不管你做什么,神总是清清楚楚的,不可掩藏,你以实心,体实理,下实功,鬼神就给你实效。你心不正,意不诚,骗过所有人也骗不过鬼神。可见天下之事,就在一个诚字,诚则必昭著于天下,不诚则无物,一切都是空。所以人之体道行道,不可有一念一事之不实诚。
儒家的鬼神论,不是无神论,也不是有神论,而是“如有神论”,我假设他有!儒家的鬼神论,还是其核心价值观——敬畏心,“头顶三尺有神明”的敬畏心。
那礼乐和法律的关系是什么呢?法律就像咱们公司里的制度,而礼乐呢,就是企业文化。
我们说“亲亲仁人”,还有一个说法叫“爱人悯物”,就是亲亲、仁人、悯物这三个等级。这当中,亲亲为大,也就是亲爱自己的亲人。自己的亲人跟别人不一样,人一定是先爱自己的亲人,然后才推己及人、由近及远地去爱朋友,爱同事,爱家乡人,爱天下人。能博爱天下人了,然后才能爱护动物,爱护一草一木,爱护地球环境。这就是爱有等差,远近亲疏要分清。
要守住以上五达道,就要靠三达德——知,仁,勇。
达德,是天下古今所同得之理。三达德是和五达道配套的。知道这五达道,就是知;能体悟深刻,就是仁;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就是勇。
孔子说的五达道,就是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
儒家把知之行之,又分了三个层次——生知安行、学知利行、困知勉行。
生知安行,是生而知之,安而行之。他天性就如此,不这样做他反而不自在,这是真正的知者。
学知利行,是学而知之,利而行之。他知道这样做,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都真正有利,所以就去做,这是仁者。
困知勉行,是困而知之,勉而行之。是吃了不这样做的亏,晓得厉害了,才督促自己,勉力去做。
修身则道立,立的就是你自己率先垂范的行为。达道达德,浑然全备,足以为大家的表率,这就是领导力。
诚的两个标准:纯诚不贰,至诚无息。从无二心,一刻也不停息,这就厚德载物了。
中庸之道,讲到这里,一路都是讲诚。可以说,中庸之道,就是至诚之道、纯诚之道。《大学》开篇讲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间的这个诚意正心,就是基础,就是儒家修养的底层逻辑。
修德凝道。修养自己的品德,让天道凝结在自己身上,这就天人合一了。如何修呢?
一、尊德性而道问学。
二、致广大而尽精微。
三、极高明而道中庸。
中庸之道是极高明的。不偏之谓中,不变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至理。处事依乎中庸之道,无过之或不及之谬,则高明而不流于虚远。
四、温故而知新。
五、敦厚以崇礼。
处世之道四原则
一、居上不骄。
二、居下不倍(背,违背)
居上不骄和居下不倍是配套的。在下级面前不骄肆的人,在上级面前也必然本分。相反,对下级骄肆的人,对上级也必然违背,因为他的理念就是上一定欺压下,下一定欺瞒上。
三、处治世之道。
国有道,其言足以兴。意思是,国家有道之时,他说的话,便都是经世济国的事业,足以感动人,让他兴起而在位。
四、处乱世之道。
国无道,其默足以容。意思是,国家无道之时,要能隐然自守,不作危激的议论,这样足以远避灾祸而容其身。
在上位者,不要愚而自用;在下位者,不要贱而自专。如果你在中间的位置,上有天子,下有臣民,那就要两头注意,对下不要愚而自用,对上不要贱而自专。总之就是要守规矩,守本分。
圣人有五条标准:
一、聪明睿知,足以有临。
这是生知之质。圣人之品质,首先是天资,必是生而知之,安而行之。如前文所言,如果能做到学知利行、困知勉行,结果也是一样的。
二、宽裕温柔,足以有容。
这是圣人的仁德,宽广而不狭隘,优裕而不急迫,温和而不惨刻,柔顺而不乖戾,足以容蓄天下,包容万物。
三、发强刚毅,足以有执。
这是圣人的义德。仁义之道,上一条是仁,这一条是义。
能奋发而不废弛,强健而不畏缩,刚断而不屈挠,果毅而不间断,则足以操守执持,不为外物所夺。
四、齐庄中正,足以有敬。
圣人没有自慢之病,不会傲慢待人,拒人于千里之外,而是平易近人,让人如沐春风。但是,圣人也不会轻易搞才艺展示,或在年会上男扮女装,和大家打成一片,没个正形,而是始终“足以有敬”。
五、文理密察,足以有别。
这是圣人的智德。
圣人必能作文章,而且章美内蕴,理而脉络中存,密而极其详细,察而极其明辨,于是非邪正,分毫无差,明明白白。
所以圣人如果要作报告,必定讲人话,有内容,无事不清,无理不明,不会用空话、套话、废话来自欺欺人欺世。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也是推己及人、由近及远、悦近来远的道理。儒家思想的原理,来来回回都是这一个道理。一切都在自身,不在别人,都在内,不在外,所以一切不假外求,只要在自己身上下功夫,这是何等简易,何等洒脱!
五种儒学
1,孔孟的儒学
孔子的忠恕之道,忠是尽心尽力去帮人办事,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忠是自己想要的,那就知道别人也想要。恕,是自己不想要的,那就知道别人也不想要,就不要加之于人。
儒家之学,是君子之学。而儒家的君子,有两层含义:一是道德君子,二是在上位的领导者,就是讲领导力法则,这是我学习的角度。
孟子的仁义之道,你琢磨别人的利,你手下的人也琢磨你的利,你就会拥有一个利欲熏心的团队。你对别人仁义,你手下的人也对你仁义,相互仁义,你就会拥有一个仁义的团队。
我们不能结果导向地看问题,而是要因果导向地看问题。
结果导向,就是KPI考核。过程导向,主要是企业文化。
孟子还讲了一个概念,叫集义而生。我们要集义而生,不要义袭而取。能集义,就能养气,养成“浩然之气”。
孟子说,浩然之气,是由正义的、经常的、持续的积累所产生的,是不能间断的。如果间断了,“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慊,是快意、满意。行有不慊于心,就是做了一件内心有愧的事。馁,是饥饿乏力,气不充体之状。就泄气了,气势没了。
集义,就是始终坚持原则,任何时候都不放弃原则,不因为利而放弃义。
要坚持原则,集义而生,就是始终守着常理。
你今天开始放弃一点点原则去迎合客户,枉道事人,明天就会再放弃一点,最后走到全部放弃。你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一步都不退让,最终就会集合所有人在你周围,这就是王天下的王道。
恻隐之心,是仁之端,仁的萌芽;羞恶之心,是义之端,义的萌芽;辞让之心,是礼之端,礼的萌芽;是非之心,是智之端,智的萌芽。
仁义礼智,人人身上都有,就像人人都有四肢一样,也都有这四端,这四个萌芽。
恻隐之心,是仁之端,仁的萌芽;羞恶之心,是义之端,义的萌芽;辞让之心,是礼之端,礼的萌芽;是非之心,是智之端,智的萌芽。
仁义礼智,人人身上都有,就像人人都有四肢一样,也都有这四端,这四个萌芽。
二、汉朝,董仲舒的儒家
。董仲舒最大的思想贡献是什么呢?就是“天人感应”和“三纲五常”。他提出了“君权神授”的思想,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了帝制神学体系,对中国的政治体制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所以说,儒家不是一家,董仲舒的儒家和孔孟的儒家不是一回事。
董仲舒的思想,主要是超级政治家,不是儒家式的思想家,孔子、孟子,可以说在政治上都很单纯,都是一心要建立一个理想国,不是现实的政治家。而董仲舒就开创了“政治儒家”。所以我对董仲舒的思想无感。
三、宋朝,程朱理学
知止,就是不往边上跑,只在自己的志向上永无止境。
儒家说:学习第一是立志。
第二个重要思想是: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中庸之道,就是追求极致完美,一点都不出差错,无过不及,恰到好处。
中庸,就像数学上的一个极限值,你可以无限趋近,但是永远不可能达到。
《中庸》通篇,就讲一个“诚”字,讲“天下之至诚”。这就是《大学》的诚意正心。
诚就是尽心。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你尽心尽力地去做,就能知性,能尽性,能充分发挥自己,不为外物所移,不为私意所蔽。
学程朱理学,学四书,我们学什么呢?就是从《大学》的诚意正心,到《中庸》的至诚无息,就学一个“诚”字,掌握“诚”的基本原理和底层逻辑,切实笃行。
四、明朝,阳明心学
我在那无事时,只是一个无知无能的人。到那有事时,我便是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人。
王阳明的思想“致良知”有两层含义,一层是道德上的致良知,一层是事功上的致良能。心学的根在孟子,王阳明说他是梦见孟子,才在梦中顿悟“致良知”之说。
致良知的根在哪里呢?一是孟子提出的良知良能,二是孟子的四端论。
良能呢,就是不学而能,靠常识。
怎么靠常识?我的观点是“两个拽紧”。一是始终拽紧出发的初心、本谋;二是始终拽紧最终目的。始终服务于最终目的,随时回到原点思考。
除了致良知、良知良能,王阳明的第二个伟大思想,就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这四个字,人人都“知道”,但并不是真知,因为没有知行合一。
五、清朝:糟蹋儒家
二十四孝,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学习不是为了“搞学问”,更不是为了开创一个新儒家、新学问,而是为了自己,是为了修正自己的行为,学习即行动,这就是我的学习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