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真实的幸福》(作者 马丁·塞利格曼)精读版的阅读小结。Day-6/6。
我只不过是“懒”得幸福罢了,这是读完这本书的感觉。如作者所言:「真实的幸福来源于发现自己的优势和美德,并在生活中充分发挥它们。」大概是因为自己懒得(或者说从未意识到自己有什么优势)发现自己的优势和美德,更别说在生活中发挥它们了。书中也列出了许多需要做的测试,自己懒得去做。有很多需要和孩子和家人一起增进亲密关系的方法,也懒得去做。
道理好像都明白,就是不行动,即便行动也是浅尝即止。这里面也有“习得性无助”的成份在里面,可能认为幸福很难追求的,追求幸福是一件永远止境的。或者一个更大的错误的——和别人“比”。这是一个糟糕的,让无无法自拔的错误,或许在对比过程偶尔收获点幸福,你会一直比下去,但你会发现,总是有人比你更好,更有好运气,于是,开始抱怨,陷入无尽的恶性循环中,或者直接选择不去比较。其实,比与不比都不是最理想的选择,走入事情的两个极端。因为我们在生活无法回避比较,如何坦然面对,如何正确的比较才是我们应该做的。或许有时小富即安,会让我们生活的踏实,踏实的幸福。
经过科学验证“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居然是一个叫做马修·理查德(Matthieu Richard)的法国和尚(TED有他的演讲,可以学习一下)。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神经学家用256个传感器监测马修·理查德的大脑活动。结果显示,马修大脑反映幸福感的脑波活动,远远超过正常范围,打破了所有神经科学文献里的历史记录。为什么幸福感爆满?幸福感普遍高于常人,源于他们日常的冥想(Meditation)训练。他说幸福是一种内心的状态,要向内求幸福。幸福是一种内心的平实和圆满的状态。我无法准确的理解或解释什么平实和圆满,这种无法定义的状态让我摸不着头脑,或许他的训练方法是可取的吧——冥想。
周国平说:「我对幸福的看法日趋朴实了。在我看来,一个人若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并且靠这养活自己,同时能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并且使他们感到快乐,即可称为幸福。」
我想,想要得到幸福只要做到两点:行动起来和不要去做错误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