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这句话出自孟郊的《劝学》,其义为:青春年少时要尽早努力,难道还能有永远的少年吗?确实,人生最宝贵的时光当属少年。其宝贵在它是学习的黄金时期,但它极短暂,且无法重来,“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所以少年时代才会被如此珍视。惜时,是学习的必要条件之一。
少年时期适合学习,是有科学依据的。少年时代的人就像一张白纸,可塑性强,可以随意在上面添砖加瓦。而成年人的思维早已定型,很难再去改造他们。再者,青少年一般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不拘泥于传统形式,勇于开拓创新。而老年人多保守,只是墨守成规。年轻人年轻气盛,敢于挑战,而老年人年老力衰,没有精力学习。正是如此,才要在少年时期加紧学习,避免老了后悔。
梁启超曰: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与其在老时悔恨,不如趁青春年少时加紧学习。与其悲叹自己的堕落,不如在此之前就有所作为。诸葛孔明诫其子: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鲁迅先生就是一个惜时的人,他说“把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写作上。”正是如此,他才能创作出不朽的作品。充实的生活是不允许时间被浪费的。
从现在开始惜时吧,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少年时代,让自己的生命更加充实,让自己的时光不再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