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之前,我想对我的同事道个歉。上周因为原材料库存“见底”事件对相关部门进行了批评。事后我进行了反思,对工作要求苛责,也失去了一些正常的边界。
昨天晚上有个好心人给我打了个电话,说了很多肺腑之言。一开始他跟我说事的时候我还去辩解,我认为他不了解情况,就武断的说出后果。后来我不再去辩解,慢慢地听他讲,听完以后醍醐灌顶。这是我工作十几年以来第一次有人对我毫无避讳的说出我的工作问题,我不反驳他说的事实,但我更坚定自己的初心和信念。我是一名会计而已,但我不仅仅只是一名会计。我认为我对待这份工作的责任心已经远远超出了公司赋予我的本职。这样超出边界的责任感到底是好还是坏有待考量,我目前也给不了自己结论。
在其位谋其政,欲戴其冠必承其重。没有答案的事情就交给时间吧。
读书解惑。第一次读《人性的弱点》这本书的时候表示没有太多的感慨,也可能是被现在社会的信息屏蔽了,也可能是没有认真读懂。但是当有了自己的亲身体验,认知就不一样了。
这本书让人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被尊重和认可的需求。这句话听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很多人却常常忽视。如果当你在单位里工作,或者和家人朋友相处时,尝试着去发现他们的优点,真诚地赞美他们时,你忽然会发现,这种正面的夸赞能极大地促进人际关系的密切融洽。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往往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却经常忘了停下来听听别人怎么说。而卡耐基恰恰强调了倾听的重要性,学会倾听,不仅能让我们更了解对方的想法和感受,还能在对话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这不仅仅是一种交际上的礼貌,更是一种生存智慧。 书中提到的人际关系的基本技巧“不批评、不指责、不抱怨”的原则,对人影响也很深远。是人都有犯错的时候,一味地批评和指责往往只会增加对方的抵触情绪。已经发生的事情木已成舟,尖刻的批评和严厉的斥责,几乎总是无济于事。
相反,如果我们能以建设性的方式提出建议,不仅能够促进问题的解决,还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人类天性至深的本质,就是渴求为人所重视。 每个人都有弱点,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同时也接受他人的不完美,这是人生成长的一部分。当我们能够以宽容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我们就能更加从容不迫。我们很希望获得他人的赞扬,相同的,我们也极为害怕他人的指责。批评所引起的愤恨,经常会降低员工、家人以及朋友的士气,而且所指责的状况也仍然不会得到改善。公司实行穿戴工衣工帽,当质检员发现没有按规定穿戴工帽的同事,就用职权来说事,要求他们必须遵守公司的规定。话里话外有点硬气,虽然看着大家都穿戴上了,但背地里是满肚子的不愉快。甚至出现应付了事的现象,来检查了就装模作样戴上,离开后又立马摘下来。出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我们要去发现有人不戴帽子的原因是什么,是戴着不方便还是不舒服。应该要愉快的提醒大家,戴帽子的目的是在保护他们工作是不受伤害,不掉头发到产品里面,确保产品品质问题。对别人不敢兴趣的事一般困难比较多,伤害也最大。沟通要带有温度,多一点利他也许事倍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