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救谁呢?
实话说,真一年让我感受最大的,是自己的无力,能力有限、力量有限。说起来有点丧,我之前总认为我能救谁,我能帮谁,能影响谁。但是现在的我,认识到,在大势面前、在人性面前,我的力量是多么微不足道。不过,就算是这样,我也不致于“绝望”,毕竟这也许是我人生的“追求”,要怪就怪自己的力量是不足够的,我应该积蓄更多才能帮助别人。
开始积蓄力量
我还是一个在成长中的我,远远没有成为参天大树,但是我会以此为目标。用“输出”给自己提供积蓄的动力,用“输入”给自己提供养分。
输出
- 开始使用wolai做笔记,不仅仅是笔记,还可以构建笔记之间的关系,所谓卡片式的知识管理。如果以后要出书,这应该是我素材的重要来源。
- 写了一阵子知识星球,帮助技术人更好地表达,怎么过通道、汇报、写PPT。不定期更新,算事一个我会沉淀相关的一些经验的地方。
- 构建公司质量知识地图,虽然是质量线的人,但是在此之前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给公司的通道干活,让我开始更全面地思考这个事,不仅仅局限在技术,还有人员管理,外部团队的关系管理,流程管理等等,对此,我是感恩的,还感恩那些帮助我,给我启发的伙伴。
- 组织经典Bug大赛,
输入
- 学习Clickhouse,Bigdata一定是性能工程化的重要组成部分,Clickhouse丰富的事件时序处理能力,也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CK本身的性能工程也贯穿了PaaS,IaaS,软硬协同优化的最佳案例,研究他,也是在探寻未来我们要如何做好性能工程建设。
- 学习MBA课程:《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 Design》、《Marketing Strategy》、《Artifical Intelligence》、《Operations & Technology Management》、《Credit Risk Management》。学习最大的感悟就是,发现西方人真的什么都可以理论化学术化,拍马屁有LMX理论,管理团队和沟通方式还能建立决策树,最后全球化的团队管理也是一系列理论。总让我惊醒,人最可怕的真的就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 学习流程课。也强制团队一起学习了。不得不说,流程、云原生、DevOps,这些老生常谈的最容易让“以为懂”变成“真正懂”的壁垒。所以保持初学者的心态至关重要。越是成功人士就越是如此。
行之将至
力量少了,需要积蓄力量,近处模糊了,需要长期主义。这是我之前在书店看的一本书,回忆起来,最近让我有感触的,变成我企业微信签名的,都是这类话。如,流水不争先,只争滔滔不绝,如行之将至,如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说起来,这有点像我悲观的外表下,乐观的内核。我吐槽、不解,有时对于公司的一些官僚主义带着点失望,这不行的,那不行的,很多人会觉得我是悲观的,我总对于当下有最坏的预期,眼前的世界千疮百孔。但同时,我又相信只要努力、坚持做正确的事情,未来能变好的。
还有很多我未能解决的问题,希望2023年能解决:
1. 组织如何能形成合力,特别是在性能优化、信创、工具层面创造更大的价值
2. 如何落实流程治理、数据驱动,让团队能有自驱力和思考力(不是个人)
3. 提供给团队更大的动力,学习、思考、改进的动力
我会继续学习和思考:
1.完成MBA的课程,真的累,但是快看到曙光了,另外这也是积蓄力量的过程嘛
2.学习积累分享和表达的方式方法,帮助更多人突破这个瓶颈,让创造价值的人,价值被更多人看见
3.学习基于Clickhouse做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探索数据驱动价值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