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睡眠质量不好,醒时都会发现脑子里层出不穷亦梦亦妄的琐碎。白天劳身,夜里劳心。在醒来时回望——寂寞。
有人说一个人长时间的独处,没有伴侣,是种病态,并不是真正的平静。说这个话的人又说:真正的平静是从一段真实炽烈的亲密关系中,几经撕扯后的释然,才叫做平静。
我不晓得我属于哪一种。听起来有些可悲,不认识我自己,不自知者,不明。
我时常会感到寂寞。不仅是没有伴侣这件事。更多的是因为没有知己好友。很多情绪波动时的话,很多灵光一现的体悟,很多心里最真实的想法,等等。很多时候,无从诉说,有时甚至无奈的说了,也不晓得说给谁合适。到最后控制不住的还是说了,听者也不一定真正的听见我的心声。即便是这样,我对自己以及别人都深表理解,毕竟这样的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节奏,我们都缺少定力。知识的多元化,让人目不暇接。
共业所感,今生相逢。
寂寞也有寂寞的好,它总能让人在寂寞的深处,去不由自主的认识自己。甚至能让人在别人的故事里了解到自己。在零零散散的书里,影片里,窥视到自己的敏感点。再把这一系列的触动点汇总在脑子里,一个我的模式,就像纸上素描的人像,轮廓已经出来了。只欠细雕。
这时如果你输给了寂寞。那么寂寞也会让你在寂寞里沉沦。比如会让你随性的漫无目的,迎着周遭的风,左右乱撞。让你忘记了你是谁。仅仅为了摆脱寂寞,而无聊的汇聚各种没有养分的热闹。
能仁,寂寞。这是佛教创世人释加牟尼的粗浅翻译的意思。我从未企及过他的境界,所以很多他的经典,我只有在文字般若里似懂非懂的去了解。我的灵魂高度还只是个凡夫,虽然佛陀一再的强调,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分别所不能证得。我知道,他一直在做芸芸众生的知己。只可惜,芸芸众生却不一定真正懂他。
世间与出世间。都有寂寞。凡夫寂寞着自己的寂寞,圣人寂寞着圣人的寂寞。圣人又来自于凡夫中间。看上去,谁也未曾离开过谁。寂寞何在?
天亮了,有点冷的新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