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30日。一个北方高温南方桑拿的日子。
清晨6点起床拾掇,为即将举行的太极拳个人赛做准备。
刚洗漱没几分钟,身上的T恤已被汗水浸透,我暗想:这种天气,穿正统太极服只怕不透气会让汗水一会儿就打湿的。
正打着穿休闲服的主意呢,家里人嘀咕开了:“你原本就快两年没好好练拳了,也不指望会取得啥好成绩,但应该有的气势还是得有吧。”
听闻此言,我翻出3年前买的那套别致的斜襟太极服,雪白的面料上点缀着紫粉色盘扣,煞是好看。从前团体赛总穿统一的指定服装,这次就穿它了(穿到赛场上却发现,衣服虽好看,但打起拳来却是不够宽松,束缚了手脚。唉,停止练拳后,身体如发面般越发膨胀了!)。
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我信步走出家门。户外虽有微风吹拂,水泥地面蒸发出的热气仍让人感到暑气逼人,我不由祈祷比赛时不要太热。还好比赛场地设在开有冷气的室内羽毛球场。
个人赛开场前,团体表演了杨氏二十四式太极拳。
轻易捕捉到队伍中那个可爱的“小精灵”后,我情不自禁用手机拍下父子情深的那一刻。
紧接着就是三十二式太极剑个人赛首场开赛。
因为很久没练拳,所以我只是抱着“重在参与”的心态报了3个项目。谁曾想抽签。抽到两个2号场地,居第一排正对裁判席,原本对太极拳太极剑已生疏的我更加慌乱,唉,真的很尴尬。友友居然抓拍了当时场景连发几个群,My god!这下我的拳艺退步群目共睹了(事后自觉有点“掩耳盗铃”,即便无人群发图片,我早已在众目睽睽的赛场上露馅儿了,应该感恩她们再度暴露我的不足,警醒、鞭策我尽早整改。此招对于毫无自查自纠自觉性但又幻想上进的人特别灵)。特写镜头不忍直视,权且上一张距离产生美的远景图吧!
且看拳友们一招一式:
天道酬勤。赛场上,长期坚持练拳的拳友们个个身手不凡。退休办太极拳协会的整体表现尤为突出。
个赛项目全部结束后,江会长作了点评指导。他一边演练一边强调,练拳一定要在“慢匀松”的前提下做到“精雕细琢”。
2015年至2018年期间,我自2017年迄今中断了太极拳练习,以至于连最基础的陈氏十三式太极拳都不熟悉了,退步得的确让自己也大吃一惊。
上周末,陈家沟国际太极学院院长陈炳来宜授课,让很多人受益匪浅,我也不例外。
陈院长剖析了太极拳的阴阳变化,教大家如何气沉丹田,练内,把意念着意于身体,回归自然。
他让拳友们感受自己的呼吸,内外兼修,注意自己的身体。以柔为主,放松,安静。从松、柔入手。强化放松意识,有意无意是真意。“守一”,让内外协调相通,形神连接。
他告诉大家如何站桩:第一段:安静下来;第二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检查身体:第三段:产生效果。入境,将身体调整正确,享受成果。让身心合一;定睛定身,通过放松让眼睛平静,让身体平衡;由里而外。用正确的方法在练拳中落实要领。
他说:太极之道“柔”似水,具有很强的包容心。其要领即是:身法正确,实现气沉丹田。运动规律即缠丝运动,以丹田为核心运动。斜中正,曲中求正。只要气沉丹田,身体各部到位,无论外形如何,都可以算对。身法正确后,去找身体运动的轨迹,一动无有不动。内不动,则外不动。
陈院长的授课让我对太极拳的旧情复燃。曾经的付出一定不会白费,身体必定记得。做任何事,贵在用正确的方式坚持做下去。在习练太极方面,像我这般练练停停、停停练练,再过20年也一定还是太极“门外汉”。做事浑浑噩噩不能坚持的人,与专注行事的人相比,一天下来区别不明显,一年下来有差距,十年下来只能望其项背了。练拳如此,博览群书如此,笔耕不缀如此,习练书法、学习摄影如此……诸事大都如此。
对于自己喜欢做的事,既已开了头,则应当坚持认真做下去。
2018年这个火热的夏天,我重启了自己的太极之路,有明师引路,我愿与大家一道无怨无悔练下去。
感谢摄影师任志强、王广浩、闫冬莉、顾小丹、魏世谦、汪岚、王萍校长、匡友秀老师等人,用镜头聚焦现场,再现一幅幅不可复制的场景,留下太极人习练之路上的身影,见证了大家不断提升自我修炼内心的点点滴滴,这些珍贵的影像令拙文“图文并茂”,增添不少鲜活劲。一路走来,有你我她他相伴,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