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讲《我的叔叔于勒》,不愿再将主题定为“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难道我们身边就没有这种金钱至上,自私势利之人吗?况且学生对资本主义这个社会形态非常陌生。我决定淡化社会形态,直面人性,引导学生领会作者对金钱至上这种社会现象的批判。
同时,换个角度看,如果菲利普夫妇经济条件尚可,还会不会发生这样的结局?进而引出小说的另一个主题:揭示社会底层小人物的悲哀。
然后,分析若瑟夫形象时,追问,若瑟夫长大后会不会和父母一样?作者希望他成为怎样的人?从而体会作者对美好人性的期盼。
一篇小说,从不同的角度看,从不同的人物入手,就可以有多角度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