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观察
我们说,一念花落,一念花开。所以事件本身不是问题,如何看待问题才是问题的根本。
我们心理上受苦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想法和围绕这个事件所编造的“故事”。
当我们倾听自己脑袋里的声音,做一个观察的临在,声音在那里,我在这里听着它、注视它。这份了解,就不是一个思想了,它是对临在的一个感觉,一个新的意识的次元就升起了。
通过这样的观察(倾听内在的思考对话)可以感觉到那些思想下面的一个比较深层次的自我,一个有意识的灵在,那就是永恒的观察者。
当我们作为一个观察者,去觉察自己思想的时候,我们的脑袋不会再像一团毛线或者是浆糊了,至少,可以清楚的看见是什么样的思想让自己受苦。
02.信念
比如,当你要面临一场失败的婚姻,如果你的脑袋发出的声音是:“我该怎么办?我的孩子没有爸爸了?我的天要塌下来了,我再也嫁不出去了,我的后半生完了。我再也不会幸福快乐了。”
当自己能够看见这些负面思想,以一种背景音乐的姿态,在意识层面播放的时候,就可以去检视它们的真实性。
事实是很多事情,都被无限夸大,而变得糟糕至极,让自己无法安在当下,因为担忧的都是未来的、无知的、不确定的事。
自己这些负面思想如果一个个拿到放大镜下检视,没有一个可以成立。如果我们能够深挖产生这种思想的原因,主要是对自己“无价值”感的认定。
这个无价值感的认定,就是旧的错误信念系统的力量,一边破除信念木马程序,一边必须塑造正确的信念系统,除旧迎新。
思想的产生,主要是价值观和信念系统的作用 。至于它的正确性有待检验。
03.臣服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我们思想上的抗拒和反对,可以改变我们不想要的事实,事实是抗拒,就是像是在拿脑袋在撞墙,徒劳无功。而且对事情的后续发展一点帮助都没有。
任何事件的发生,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看见并接纳事实本事;其次,要感受当下的感受,允许它的存在,放下对它的需要,臣服于事件本身,以及由此产生的情绪。
然后,带着这样一份接纳,觉知和臣服,去观想,这个事件的背后是怎样的一份礼物和转机可以送给自己,这便是转念。
负面的情绪就像黑暗一样,你是驱散不走它们的,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带光进来,转念就是那束黑暗中的光。
臣服事件本身或许容易一点,但臣服事件引发的情绪,必须像锻炼肌肉一样,日积月累才能日益强壮。
04.真谛
首先,需要有定静的功夫。定静是治我们纷乱思想的和负面情绪的最有效“工具”。因为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觉知,提升对事物和自我的觉察能力。
定静的时候,念头和觉知都在严密的监控之下,可以和真我有短暂的相聚,那便是接近生命的源头。
当我们越靠近真我,就会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逐渐看到让自己喜悦的东西,它们无所不在。一朵迎风招展的花,一个婴儿的微笑,一片阳光灿烂闪亮的树叶,一句朋友随口的赞美。这些都是无声的问候、喜悦的祝福,且也是生命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