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契:契约。责:索取债务。司彻:掌管税收的官职。无亲:没有亲疏。
善人:有德行的人。
深重的怨恨即使和解了,也必然会留下残余的怨念,这怎么能使妥善的方法呢?
因此圣人保存借据的存根,但并不以此强迫别人偿还。
有德的人就像保存有借据的圣人那样宽容,而无德的人就像掌管税收的人那样苛刻。
天道虽然毫无偏私,却永远帮助着有良善的人。
先来说个小知识,就是文中的左契,什么是左契呢?就是先秦时期的一种借粮借钱用到的借条,人们订立契约之后,将契约的内容记载在竹简或者木片上,然后将其一分为二,左边的一半由债权人保留,因此执左契的人就是借出金钱或者粮食的人。
本章老子提醒我们要有“德”,心存宽容。一个人是否得道,要看他是否拥有和道一般广大的胸怀,有广阔胸怀者,才能涵养万物,宽容豁达,与天道相合为一。
老子先是举了一个例子,在和人发生怨恨纠葛之后,即使后来和好,心中也难免留下芥蒂,关系不会和从前一样和谐,所以这不是解决事情的好方法。但是有时候即使自己不主动得罪别人,也会因为不得已而产生冲突,于是老子告诫要向圣人学习。
“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所体现的是一种宽容,其实,欠了债,向其讨要是天经地义的,好像没有什么不妥,但即使是在这样合乎道理的时候,仍然要保持宽容,不要对别人过于苛责,这才是老子眼中真正的善行,是一种了不起的胸怀。
得理还能饶人,在我看来,还真是一种难以做到的事情,得有多么良好的品性,多么非凡的气度啊。
最后老子指出,天道对于任何事物都是不偏不倚的,但是它喜欢和善良宽容的人站在一起,圣人虽然有可能因为宽容而损失一点利益,但他得到的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无价之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