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思说,什么是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除了传授知识和技能,完成教育教学目标之外,唤醒和推动孩子,更是教师的使命感和幸福感的源泉。因为这也是唤醒和推动教师自己的过程,在这个双向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我们遇见了不断成长的学生和更好的自己。
在和学生进行师生共读的这段时光里,我经历着这样的一番难忘美好的生命体验过程。“唤醒、疗愈、创造,在这里遇见未知的自己。”听过张德芬有声读物的朋友一定熟悉这句话。这学期给学生读《夏洛的网》这本书,使我同样经历着这样的一番生命体验过程。
为什么给学生朗读,源于自己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对于如何推进儿童阅读,如何有效地提升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水平的思考。 语文教学得法于课内,见效于课外,尤其是课外的大量的有价值的阅读。
一直以来,我和很多老师都意识到孩子们课外阅读量和阅读兴趣是学好语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习效率的不二法门。
让孩子爱上读书,和书交朋友,养成读书的习惯,会使他们一生受益。可是长期以来,小学生的阅读现状令人堪忧。教师推荐了不少书,家长买了不少书,学生貌似读了不少书。可是学生的语文成绩、语文能力,或用当下最为热门的词语——语文核心素养却并没有真正得以提高。
近几年,整本书阅读,绘本阅读,经典诵读等,推进阅读的门派和种类形式层出不穷,自己也尝试了不少。效果也一样不尽如人意,喜爱读书的还以依然喜欢,书读得多,知道的多,作文写得越发好;但是不喜欢读书的孩子却依然手捧书籍,如坐针毡,度日如年,读不进去,更不要说能从中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和好处了!
到底该怎么读?读什么?直到我读了美国吉姆.崔利斯的《朗读手册》这本书,这是我这几年,能一读再读的书,这也是我屡屡向朋友同事推荐的书。这本书,使我找到了自己认同且便于操作的帮助学生提高课外阅读效果的途径和方法。
选择读《夏洛的网》,这是一部关于友情的童话故事。在朱克曼家的谷仓里,小猪威尔伯和蜘蛛夏洛建立了最真挚的友谊。当威尔伯作为一头猪,面临死亡时的危险时,蜘蛛夏洛运用她的智慧和力量救了威尔伯。而这时,夏洛的生命却走到的尽头……文笔清新,內容温暖,情感真诚。
作者E.B.怀特以童话的叙事风格和形式表现出对生命本身的赞美与眷恋,给了我们关于生命的深沉的思索。这本书我读了不止一遍,可是作为一个朗读者,当我给孩子们大声朗读时,却读出了读出了新的感动,新的收获,读出了一个新的自我。
历经一个多月,《夏洛的网》终于读完了,此时没有读完后的如释重负,倒有一丝眷恋和不舍。因为和孩子们共读这本书的过程,与我实在是美好的。每个美好的清晨,我们如同进行最为庄严的仪式,孩子们双手捧着书,坐得端端正正,我做好录音的准备,边读边录。(为了记录我们师生共读的历程;为了让他们回到家里想听的时候,随时可以听;也为那些陌生的也喜欢听故事的孩子能听到)每天读完,我会和孩子们及时交流读书的收获和感受,以此培养他们的倾听、想象、理解、表达的语文能力。看到孩子们听我朗读时的专注和认真,听到他们在有趣的地方开心的笑声,虽然稚嫩却充满真诚的感悟,就觉得这件事情是值得的,是有意义的。
记得最后一天读完之后,孩子们给了我最长时间的掌声。幸福的我像文中的鹅一样,连声对他们说:“非常,非常,非常感谢你们,你们是老师坚持读下去的最大的动力。每天的朗读,让老师拥有了和以往不同的,全新的感动和收获,谢谢你们,我亲爱的孩子们!”
最后一章的题目是《温暖的风》,夏洛已经永远地离开了威尔伯,但是在这一章里,没有生离死别的伤感,反而是温暖平和与希望。
这迎面吹来的温暖的风,是生命的赞歌,是威尔伯获得了生命延长的喜悦,是夏洛去世后生命得以延续的圆满。他们生活的谷仓,也满是勃勃的生机。
生命如此珍贵,生活这么美好。好好地,努力地,认真地活着,就是对真正关心自己、爱自己的亲人和朋友最好地回报。
夏洛忠贞的友情,不懈的坚持,过人的智慧,无条件的信任理解和关爱,改变了威尔伯的命运,也改变了威尔伯。威尔伯,这只差点一出生就被杀死的落脚猪,成为了夏洛蜘蛛网上那些字眼所代表的名副其实的王牌猪,了不起的猪,光彩照人的猪,谦卑的猪……
这对于我们所有的人,包括老师和家长们难道没有启发吗?爱,坚持,智慧,信任,理解和鼓励,也一定会改变我们的孩子和我们自己。我相信这些,您相信吗?
【齐帆齐第8期写作营】第10篇,1806字,累计18239字数。